,比正手更有力量。”範舉還得不斷作出提醒,他對這兩人比曾少眩要熟悉的太多了。
莫亞則是那種技術細緻但缺乏爆發力,兩人都不是雙打型別的選手,而範舉在比賽前就已經判斷出他們會採用的陣型。
“果然是雙底線為主的打法,如果他們真敢上網,我還真想和他們玩玩呢!”技術限制了對手的同樣也限制了範舉,不過相對而言範舉這邊因為有他這個網前攔截者,相對選擇也更多一些。
相同的範舉的戰術站位也早就被對手判斷出來,範舉在後方發球或是接發時,更多的會是雙前場,而範舉非接發和發球,多半就是一前一後的澳大利亞陣型。
總之範舉這尊大武器,絕對會死守在網前,給他的對手造成極大的壓力,而後場最佳的防守位置,也會被對手守住。
曾少眩甚至不需要進攻,只需要一次又一次的把球送回到對方半場就是勝利,超過他實力的對手,單純的去打強攻,不僅不能幫他獲得勝利,還會一定程度上牽制住範舉的發揮,讓對手得逞。
“所以,我們的主攻目標就是前場或者說網前,對方一定會不斷地朝你的後場發起進攻,一有機會就放小球,別怕失誤。”範舉眼中發亮,如同比賽的結果已經盡在他的掌握之中。
……
“我們怎麼辦?是要躲開範舉來進攻麼?”納達爾有些心虛,正因為了解,才知道自己處在什麼樣的劣勢中。
莫亞經驗老道,但除了青少年比賽有過雙打冠軍,進入職業後,他的雙打成績就一直是輸多贏少,他的技術並不適應現代越來越高速的網球節奏,沒有高速和力量,單憑悉尼準確,也再難回到他職業生涯的巔峰時期。
“只能這麼辦了,如果有機會就吊反角度的後場高球,我想他們的配合並不會像那些常年的雙打組合那麼密切。”範舉的賽程公開透明,這也意味著和曾少眩搭配過多少次,幾乎是公開可查的。
一對雙打選手要成熟,不僅是訓練上的配合,更要參加足夠多的比賽,在對手的球拍和不斷的變化的進攻下進行磨合。
這一點而言,與曾少眩幾乎差了3個級別的範舉,除了國內和亞洲周邊賽事,根本找不到太大的機會,從而形成眼下想帶也沒法帶的局面出現。
說到底還是兩人的排名實力差距太大,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自然也就不會參加同一類的比賽,難以形成密切的搭檔配合。
不過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莫亞與納達爾的組合上,當然兩人的情況又有些不同,並非不在同一個賽事水平線上,而是兩人根本就不是走雙打路線的選手。
參加奧運也只是“業餘”湊數,多半是有機會就打,像納達爾更是已經做好了露個臉就離開的打算。
相比起來,範舉這對組合對勝利的渴望反而更強一些,範舉也願意帶著曾少眩多打幾輪比賽。
“開始吧!”沒有話語,兩人的眼神交流了一下,各自回到場上的位置上。
比起單打,雙打的位置也更立體,不像對底線選手,只有縱向的移動,雙打的落點變化也會更多樣化,需要嚴格規定雙方的防守區域,才不至於造成重疊漏球,甚至互相沖撞的低階失誤出現。
而範舉和曾少眩面對的最大配合問題,就是如何在雙上網時,保持各自防區的範圍與配合,對納達爾和莫亞,爭奪底線回球,也將成為一個不小的問題。
範舉率先發球,一貫的高球速,直插納達爾的反手位外角,這樣的大外角發球,恐怕也是唯一不用地方對方強力反手的機會。
大範圍的短時間的移動接發,納達爾甚至都沒機會換上雙手,不過比別人更強的是,對他而言,右手同樣是他的正手位,右手正手不如左手那麼強,但是打出穩定的回球卻問題不大。
“回的不錯!”高拋後場的回球,直接繞過了守在網前的曾少眩,直撲範舉而來,看似好像找錯了目標,但範舉明白,這球肯定是故意這麼打的。
“不過想把我留在後場,這麼沒那麼簡單!”拍面迎著來球,以前傾的角度發力一撮,球還未落地,就又再一次踏上飛向天空的路程。
守在後場的納達爾和莫亞都是一愣,他們意識到範舉打算幹什麼,雙雙衝向了前場,和他們的戰術站位完全背離,可是不這麼做,恐怕這球就真沒得救了。
球在空中飄得很高,球上帶著的下旋如同減緩了球下落的速度,當範舉和莫亞在網前站了個對臉時,球竟然還沒落到能夠揮拍的落點上。
莫亞可來不及欣賞範舉的尊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