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了。
究竟是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培養出這麼有才華的女子?
可是再重新看了一遍金珠的小說,張導又困惑了,如果不是親身經歷,這麼年輕的女孩應該是寫不出這樣深刻的小說的,因為小說的字裡行間無不流露出一種深深的悲憤和無奈,所以現實中的作者應該就是小說中的主角。
於是張導特別想親自見見金珠,他覺得金珠應該是一個特別有思想的女孩子。當然。他對小說中的那個會演戲會唱歌的三妹也有些興趣,並特地調來了一些金柳拍過的廣告和電視劇。
看過之後他覺得,這個小姑娘確實有幾分演戲的天分。尤其是那雙眼睛,一到鏡頭下就似乎活了。
可是張導沒有直接跟金珠說想見金柳,他在試探金珠,看看金珠會跟他提什麼條件,見到金珠把金柳帶來了,他便猜到了金珠的意圖。
不過網上的資料畢竟不全,他想親耳聽金珠說說她的生活她的經歷。所以把錄音筆拿出來了,問金珠可否錄音。
金珠見到錄音筆,想起了曾經採訪過她的那位市電視臺的記者劉萍。也是劉雯雯的姑姑。
略一猶豫,金珠做出了選擇,此一時彼一時。
當年的她初來乍到,對這個陌生的世界有著一種本能的恐懼。害怕引人注目。害怕被人發現自己是冒牌的。
可現在不一樣了,小說已經發表了,知情的人一看就知道寫的是她家的事情,不知情的人看了只會把它當成一個故事,所以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我可以告訴你們,但我也有一個要求,如果你有一天真要把這個故事搬上熒屏,我希望拍攝地點不是這裡。因為當地的人對我家的事情太瞭解了。”金珠也拿出了手機,要把對方的承諾錄下來。
金珠幾個跳江自殺的事情已經過去五年了。大家也逐漸淡忘了當年的事情,現在的人們一提到楊金珠就是那個拿大獎的女孩子,不再是那個帶著弟弟妹妹自殺的楊金珠。
可如果在當地拍攝的話,圍觀的人一看就知道說的是誰家的事情,肯定又得掀起一陣輿論熱潮來,這不是金珠想看到的。
“這個我可以答應你,相似條件的農村很好找。”張導略一猶豫,答應了。
於是,金珠把自己從記事起的成長經歷說了出來,當然也包括那次跳江自殺,這個是矛盾衝突的高、潮,也是矛盾的轉折,如果缺失了這個過程,楊金珠的性格轉變便沒有絲毫的依託,會顯得很突兀,所以金珠在小說上也提到了這一點,正是因為這次的自殺才讓他們姐弟四個迅速成長起來。
金珠敘說得很淡定,一旁的金柳卻幾度落淚,旁邊的那個助理也是握緊拳頭咬緊牙關,尤其是聽到楊金珠揹著高燒的金牛去找周水仙要錢看病周水仙不但不給錢還把楊金珠臭罵一頓趕出來時忍不住爆了粗,再聽到楊大山受傷孫小燕把他送回來給金珠四個時,助理實在氣不過,一拳捶到了桌子上。
“你的意思是你爸現在你們學校做門房?”張導問。
金珠點點頭。
“我們能見見他嗎?”張導想看看是什麼樣的父親這麼眼瞎心也瞎。
“可以是可以,但是你們別說要花錢買我的小說,你們可以以陌生人的方式去接近他。不過我仍是有一個要求,你們可以把他的素材用到電影拍攝中,但是別曝光他,我們不想引起外界的關注,只想好好安靜地念自己的書。”金珠說,她的手機也錄音了。
“這個自然,你們放心。”張導點點頭,並對一旁的助理使了個眼色。
助理給金珠遞過來一張名片,上面只有簡單的一個名字“常軍”和一個手機號碼以及一個電子信箱。
“今天是初見,我們就談到這,具體的細節我們還需要再敲定一下,你對我們還有別的什麼要求嗎?”常軍問。
金珠思索了一會,“第一,我說過不希望拍攝地點在當地;第二,我希望這件事能保密,不想大肆宣揚,當然,原著必須還是我的名字,改編權給你們;第三,我希望能給我妹妹一個機會,讓她試試鏡,成就成,不成我們也不強求;第四,你們去採訪我的父親希望是一種私下的行為,同樣不希望你們披露出來。暫時我就想到這麼多了。”
常軍見最重要的版權價格金珠隻字未提卻說了一大堆沒有用的廢話,不由得看了張導一眼。
張導也正盯著金珠看,他在研究金珠到底是太傻還是太聰明。
傻當然是可不能的,只能說她太看重家人。太看重親情,哪怕她有那麼不堪的一個父親,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