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康學熙不答應,就連李睿鍾也不答應,他是不忍心金珠的辛苦努力成全了別人,世上怎麼會有這樣的傻丫頭,竟然把自己的勞動成果就這麼拱手讓給別人?她知道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如果這個節目做火了,她很有可能一炮而紅,帶給她的不光是金錢,還有名氣。
想到名氣,李睿鐘有些洩氣了,金珠根本不需要他來捧紅她,張導的電影很快就要上映了,如果這部電影在gn電影節上拿到了獎,金珠這個原著的作者也有可能會一炮而紅,說不定還會有別的導演或者製片人來找她。
對了,他也可以找金珠去買她的著作版權啊,趁現在她還沒有大紅大紫,問問她都寫了些什麼小說,看看有沒有可能買下來。
想到這,李睿鍾坐不住了,他讓秘書把楊金珠這幾年的公開發表過的文章都收集起來送到他桌上。
而與此同時,康學熙也坐在了他的辦公桌上看著他的下屬蒐集到的關於金珠和黎想的資訊。(未完待續。)
ps: 謝謝珍珠2880105和平淡是福666兩位的禮物,也謝謝小小祭祀和書友100725235827888月票。
第二百九十二章、生疑
那天夏可渝回去之後便跟康學熙彙報了她跟金珠談話的內容,也說了金珠和黎想相處的一些細節,包括金珠向黎想解釋說是因為看到博物館裡的陳設想到了某些歷史事件所以才流淚的。
這個解釋引起了康學熙的興趣,也令他想起了一些被他忽略過的情節。
比如說三年前的那場漢字大賽康馨好像就是輸給了一個從鄉下來的小姑娘;再比如說兩年前的新思路作文大賽康馨又輸給了同樣的一個女孩;再比如去年年底的成語大賽,康馨在學校是以第二名出線的,拉著他備戰了小半個月,最後雖在電視決賽上拿了一個第一,回來卻一點不開心,說是她的對手家裡出事棄賽了。
想到這些,康學熙猜到了這楊金珠多半就是她妹妹口中的那位令她又愛又恨的對手,如果他沒有猜錯的話,恐怕就是金珠的才氣引起了李睿鐘的興趣,也是因為金珠的才氣才使她有了拒絕李睿鐘的底氣。
於是,康學熙當即調來了金珠和康馨的那幾場漢字大賽的影片,他一眼認出了金珠,被金珠在賽場的表現驚到了,這才動了念頭讓人查一下這個女孩子。
不過康學熙的查並不是找人去金珠的老家調查,而是透過網路查到了些金珠的簡歷,以及她成名後寫的文章和拿的獎項,透過這些文章,他對金珠的才氣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對她的家庭生活和環境有了一定的瞭解。同時,對金珠的來歷也有了絲絲的懷疑。
一個十三四歲的農村小女孩怎麼可能寫出那麼大氣磅礴的詩歌;一個十四五歲的農村小姑娘不僅可以用文言文寫作,還可以應用自如地引經據典;這些還不是全部。後來的漢字聽寫大賽以及新思路作文大賽甚至成語大賽康馨都是輸在了這個叫楊金珠的農村小姑娘手裡。
這太不正常了。
要知道他這個妹妹是他按照過去的大家閨秀模板一手培養出來的,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幾乎樣樣能拿出手,從七八歲開始就嶄露頭角,是帝都這些世家大族裡有名的才女加美女。
可就是這樣一個讓父母和家人無數次引以為傲的康馨竟然輸在了一位名不見經傳的鄉下小丫頭手裡,怎麼想怎麼不合理。
他不否認這個世界存在各種各樣的天才,可天才也需要培養需要合適的生長環境,如果金珠是個城裡人有著良好的受教育環境或者說父母中至少有一位是資深知識分子。她表現出來的這些聰明才氣倒還勉強說得過去,可作為一個農村出來的地地道道的農家小姑娘,這就有些太反常了。
當然。反常不代表不存在這樣的個例,懷疑也不代表就是真相,事實如何,還有待於進一步的查證。
只是。這一切跟他有什麼關係?
他有必要花精力去了解這個農家小姑娘嗎?
楊金珠。苗族,一個從小在山溝里長大的小村姑,一個貧困家庭裡的長姐,寫作能力比較強,古文功底也很不錯,別的呢?
別的,別的,康學熙忽然想起了那年他被李睿鍾拉著去乾東市參加一個什麼鬼文化藝術節。當時他們兩個走在街上,忽然他聽到了兩聲似曾相識的琴聲。待他走進那個琴行琴聲卻停了,只有一個十來歲的初學者在試琴。
不對,當時琴行裡至少有三四個小孩子,乾東,金珠的老家上善就是乾東市的,那會是楊金珠帶著弟弟妹妹們在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