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到年根了還沒一點動靜,這事拖時間長了肯定對他妹妹不利,現在就已經有各種流言出來了,所以,他們哥倆才會跑這一趟。
“成,成。”楊大山連衣服都沒換,就跟著孫志強哥倆走了。
晚飯時分,楊大山還沒有回來,金珠便覺得這件事差不多成了。
果然,天黑時,孫家把楊大山送了回來,說是孫家同意了這門親事,讓楊大山第二天,也就臘月二十八一早送一萬塊錢過去,然後去把結婚證領了。
同時,孫家提出了二十八日中午楊大山必須在家擺幾桌酒,孫家的親友要過來吃頓飯,看看楊傢什麼樣子。
晚上,楊大山思來想去的,給楊小蘭兩口子打了個電話,請他們從田家寨那邊買點菜來,幫著做六桌酒席。
他心裡也明白,這些弟弟妹妹也就楊小蘭厚道些,別人誰也指不上。
當然,楊大山也沒忘了給周水仙那邊打了個電話,請他們來陪客。
第二天一早,楊大山借楊大力的摩托車走了,沒多一會,楊小蘭和田長順兩口子開著麵包車來了,兩人進家就開始忙著幹活,殺雞、剖魚、燒肉、洗菜忙個不停。
金珠和金楊兩個則忙從車子裡把摺疊桌、摺疊椅搬出來,金柳和金牛則忙著洗碗筷盤子,這些都是楊小蘭從家裡帶過來的。
堂屋裡擺了三桌,美人靠上擺了三桌,十一點來鍾,周水仙和楊大力一家來了,沒多久,孫家的人也來了,七大姑八大姨的,連楊大山都認不全。
男客們由楊大力陪著,女眷們是林月梅陪著,
金珠見了,乾脆帶著金楊三個以及金杏、金寶去了江邊。
因為是一個陰天,江邊沒有人洗東西,只有一個背影在彎腰塗抹什麼,走近一看,竟然是黎想在畫畫。
黎想畫的是一幅山水圖,有流動的江面,有搗衣的婦人,也有拱橋,還有遠處灰濛濛的山。
得知黎想並沒有真正拜師學過畫畫,金珠還真有幾分佩服黎想,他確實在這方面有點天分,美中不足的是畫面太過寫實,佈局缺乏一點技巧,遠近高低的側重沒有把握好。
“阿想哥,你這幅畫想表現的主題是什麼?”金珠問。
“主題?”阿想看著金珠,不明白金珠問這話的用意。
“任何一幅畫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主題,有主題才會有側重,有側重才會有繁簡。”
黎想閉目冥思了一會,睜開眼睛說:“我好像有點明白了。明天再來重新畫一幅,謝謝你,金珠。”
“我也不懂,就是瞎說了幾句。”
金珠雖然學過幾年丹青和書法,但是離成名成家還遠著呢。他們那種家族出來的女孩子,多半是要嫁進高門大戶的,故而琴棋書畫雖然都有涉足,但最主要的還是中饋和女紅,至於廚藝,雖說不要求精通,但是也必須有幾道拿手菜,所以金珠才會什麼都懂一些,什麼都不精通。
“不,不是瞎說,你是一語驚醒夢中人,難怪我總覺得自己畫的畫哪裡不對勁,可我就是想不出來。”
金珠見金牛和金寶跑去撿石頭打水漂了,金楊和金柳金杏三個在一旁翻繩子玩,自己便站在黎想的畫架前,翻了翻他以前的作品,對每一幅畫都進行了一番點評,兩人不知不覺就說了很長時間,直到金牛跑過來說他餓了,金珠才發現自己的肚子也是空空的。
“不好意思,耽誤你吃飯了吧?今天我的收穫真的很大,原來真的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黎想笑著說。
他沒想到金珠對繪畫有這麼多的見地,似乎比他懂得還多,感覺像是撿到了一個寶。金珠總能給他帶去很多驚喜,比如說做裙子、做衣服、繡花、包粽子、包餃子,金珠好像都是一學就會,還有後來的作文拿第一,以及現在評點他的畫,他感覺金珠所知所能似乎比他還厲害。
“你不怪我多嘴就好。好了,我們也該回去了,今天我家擺酒呢。”
黎想一聽便明白了金珠的意思,這後媽進門了。
“以後,你自己要小心些,遇事不要衝動,凡事多考慮一下,千萬不要硬碰硬,還有一點,也別委屈了自己。”
一想到金珠以後要受制於那個後媽,黎想很是為金珠擔心,關於孫小燕的為人,黎想也從他舅媽嘴裡打聽到了一些,她若進門,金珠身上的擔子只會加重不會減少。
“知道了。”金珠笑了笑。
帶著弟弟妹妹們回到家裡,客人們都沒走,美人靠上的那三桌一邊喝酒一邊唱歌,一派其樂融融;堂屋裡那三桌氣氛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