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了他們兩個一個繼續說下去的眼神,朱可夫就疲憊的坐回到了自己的椅子上,他面前的辦公桌上檔案堆積如山,還有好幾部電話的線路亂七八糟的纏在一起,順著桌子的一角垂落到泥土質地的地面上。
“元帥同志!第6裝甲方面軍送來了訊息,說他們的油料和彈藥都快要耗盡了,請求儘快補給食物油料彈藥等物資。”這名主管後勤的軍官只好又把自己剛才說過的話又重新說了一遍,然後畢恭畢敬的繼續站在那裡,等待著朱可夫的回覆。
朱可夫沒有開口,而是示意另外一個軍官繼續說明來意。於是第二個軍官也只能將剛剛說的話又重複了一次:“元帥同志!科涅夫的裝甲方面軍來電詢問,補給的新坦克什麼時候能夠交到他們手上。”
“告訴科涅夫,不會有什麼新坦克補充給他了,我只能給他支援4000名新兵,但是他必須守住主要防禦陣地!不能後退一步!”朱可夫沒有回答第一個軍官的問題,而是直接開口拒絕了科涅夫的請求。
然後他用手指頭揉了揉鼻樑,看向了第一名軍官:“彈藥儘快給第6方面軍批覆好,然後安排運輸部隊給他們送去,至於其他的物資補給,先壓一壓,明天這個時候你再來提醒我一次。”
“是!”兩個軍官都得到了他們想要的答案,敬了一個軍禮就退了出去,辦公室裡還有幾個後勤部門的軍官正在核對錶格,整理剛剛獲得的武器彈藥,還有補充上來的新兵部隊。
即便是再龐大的預備役體系,直到目前為止,也已經被消耗得七七八八了。蘇聯那些引以為傲的影子部隊,也就是所謂的“預備役師”,大多數也都已經被德軍殲滅或者俘虜了。
現在蘇軍能夠動員的部隊,除了毫無作戰經驗的青壯之外,還有超齡的退役老爺爺,以及大量的婦女還有兒童。這些新兵的質量比較起來,可能還不如希特勒的國民師戰鬥力。這也讓德軍的一些僕從軍,第一次在戰鬥力和戰鬥意志上,超越的兇悍的蘇軍對手。
從古德里安的G集團軍北上失敗,到現在已經快要過去一個月的時間了,德國補充給G集團軍的,是超過200輛虎王坦克,50輛突擊豹還有其他各種裝甲車輛;而朱可夫拿到的武器裝備,是70輛美國援助的謝爾曼坦克,還有可憐兮兮的50多輛T…34和斯大林坦克。
無論質量還是數量,朱可夫的部隊都已經無法和正面的德軍裝甲部隊比擬了,他現在唯一還算佔有一定優勢的,就是德軍****傷口所需要的時間。支撐著蘇軍庫爾斯克防線的,也就只是這一段德軍恢復前線兵力的時間了。
誰也不知道的是,就在遙遠的德國境內,博克將軍奉命組建的P集團軍,已經悄然完成了基本編制,正在進行訓練,和等待他們的重型武器裝備。而算上這個集團軍,德軍不算駐守兵力,僅僅是野戰集團軍,就已經達到了16個,總兵力超過了600萬。加上各地分散的駐屯軍,德軍總兵力超過730萬,達到了徹底飽和的極限。
這還是阿卡多大力動員女兵達到的極限,而德國國內,平均每10個人就有一個在軍隊中任職,這個比例已經完全不能用恐怖來形容了,應該用“極限”。德國甚至已經開始裁撤徵兵部門,因為元首私下裡對自己的幕僚們這樣坦白道:“如果有一個國家能夠殲滅現在的這些德軍,那麼它就贏得了戰爭。”
蘇德戰爭不僅僅是耗盡了蘇聯的骨血,也消耗了德軍的有生力量。事實上在蘇聯境內傷亡的德軍總人數,已經接近了70萬,換句話說,就是平均100個德國人裡,就有一個人已經在蘇聯境內傷亡。
當然,這一切朱可夫是不知道的,他知道的情報基本上都是——這裡又輸了,那裡又丟了,今天損失了多少人,明天又要損失多少人。所以他無奈的撥通了他那個已經殘缺不全的預備隊的電話:“接華西列夫將軍……我是朱可夫……對,讓你的兩個裝甲師先行向北移動吧……是,我們遲早都要全線崩潰,這是你我都知道的事情。斯大林同志希望我們可以靠向莫斯科,為他爭取更多一些的時間。我想再過幾天,或者最快明天,命令我抽調兵力北上的命令就會下達……所以我讓你提前動身,以免到時候慌亂。”
“可是,元帥同志,如果作為預備隊的第3方面軍離開了支援位置,德軍只要發起進攻,您的防線豈不是會……”電話那一邊,華西列夫將軍急切的聲音傳了過來。畢竟事關幾十萬軍隊的安危,他不得不慎重的考慮自己部隊提前後撤所造成的後果。
“我很快就會抽調第1方面軍,加入到北撤的序列中。”朱可夫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