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飛機在設計之初效能是完全超過DO…217的,最終因為載彈量問題被德軍放棄,但是元首看好這種飛機的未來,特許其繼續生產,最終空軍訂購了一批作為高速偵察機來使用,然後海軍又訂購了一批當做中程巡邏機。
英國轟炸機在開戰之後頻繁企圖轟炸德軍重要的復地目標,甚至在某些時候竟然企圖轟炸柏林。這給德國空軍防空帶來了壓力,尤其是無法起飛飛機攔截對手的夜間,更是讓負責本土空域安全的凱瑟琳和狄克寢食難安。他們急需一種可以在夜間作戰的飛行武器,來解決無法阻止敵軍夜間轟炸帶來的麻煩。
雖然不列顛之戰迅速完結,英國海軍的崩潰讓德國人登陸英國成為了可能,最終英國本土爭奪戰也落下了帷幕,德國本土的防空壓力瞬間消失不見,也讓空軍一直如鯁在喉的夜間空戰短板變得不再那麼明顯。
可是嚴謹的德國人並沒有放棄強化國土防空的計劃,他們依舊在尋找可以夜間執行驅逐對方轟炸機部隊任務的辦法,最終一種裝置的改進讓他們找到了一個合適的武器。
隨著德國雷達的不斷發展,最終一種小型化雷達在德國西門子公司誕生,這種小型雷達一開始是為了U型潛艇的對空警戒設計的,經過一番改進之後,這種體積更小的雷達系統完全可以安裝到飛機這類體積載重有限的武器上。
安裝這種體積並不算小的雷達系統,傳統的單發單人戰鬥機肯定是不行了,為了給機頭騰挪出安放雷達天線的位置,也為了安排容納雷達操作員,所以最終德國空軍選擇用雙發中型飛機來承載雷達系統,做成夜間戰鬥機。
DO…217飛機因為體積達到了雙發轟炸機的極限,所以飛行效能不如更快更好的JU…88,最終在實驗中,改進之後的JU…88很好的完成了飛行測試,並且在體積上更符合海軍方面的要求。
於是一種原本只是當做多用途飛機的JU…88型雙發飛機,變成了德國夜間戰鬥機,一夜之間產量被要求擴大100倍,德國空軍和海軍分別向容克公司訂購此類飛機的夜間改進型1100架和780架。當然,這還只是當時的訂單而已,隨後追加的部分更多,因為羅馬尼亞產油區空戰的問題,德國擴大了夜間戰鬥機的需求。
也正因為夜間戰鬥機,還有夜間戰鬥轟炸機開始大量服役,德國海軍開始在航母上實驗這種飛機的海軍改進型號,為了在航母的甲板上起飛,容克公司給飛機大量的減重,並且加固了飛機的起落架,安裝了大型的著艦鉤。縮短了機翼並且使用更優秀的引擎,甚至把機翼改裝成了能摺疊的結構,最終這種飛機已經被改裝的可以看做是另外一架飛機了。
經過一系列的改裝,JU…88的海軍改進型JU…88Y終於在航母上起飛著陸成功,德國海軍第一次擁有了夜間戰鬥的能力——雖然這種作戰能力非常有限,可是依舊還是具備了攻擊敵人艦隊的夜戰可能。
可惜的是JU…88並非是為了航母量身定做的飛機,改進而來的JU…88Y雖然外觀更改頗大,但是骨子裡依舊不是完美的海上飛機選擇。所以德國海軍裝載JU…88Y的航母作戰能力直線下降,只能充當艦隊夜間的保護傘和定心丸的作用,幾乎不能參加白天的作戰。
因為航母的升降機大小與承重設計問題,這些海軍型的夜間戰鬥轟炸機只能停放在航母的甲板上,停放在後部超過十架甲板的剩餘長度就無法起飛這種飛機。所以如果搭載這種飛機,那麼航母就只能在內部機庫裡存放少量的FW…190戰鬥機,短時間內還不能讓這些飛機起飛作戰。
加上JU…88Y雖然效能不錯,但是用來參與白天的空戰與轟炸太過浪費了,也容易因為效能一般被對手擊落,所以搭載這種飛機的航母是不參與白天作戰的——德國海軍最終獲得了夜戰能力,卻並沒有脫胎換骨的變化,科技的進步往往在開始的時候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這就是現實生活中沒法越過的坎坷。
當諾基亞率先推出觸控屏電話的時候,因為科學技術的侷限性,就差那麼一點兒沒有使用上電容屏,無奈的搭載電阻屏的後果就是使用者體驗上的失敗——沒過多久蘋果公司推出了電容屏的電話,一舉推翻了諾基亞電話王朝。而現在的德國海軍,就處在這麼一個尷尬的臨界點上,雷達的體積越來越小,最終可以作為導彈制導的元件之後,航母艦隊在未來才依靠導彈驅逐艦真正獲得了夜戰能力,搭載雷達的噴氣式戰鬥機走上航母之後,航母本身才擁有了夜戰能力,而這些在1939年年初,還都不可能實現。
現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