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黃盒計劃》實在算不上高明,接受命令執行這個計劃的西線德軍指揮官們一直在猶豫。他們甚至包括元首本人都覺得這個計劃不太吉利,因為這個計劃幾乎不允許德國國防軍採用在波蘭大獲全勝的閃電戰戰術。
在波蘭,精銳的坦克部隊、摩托化部隊、機械炮兵團組成的大軍得到了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的有力支援,旋即突破了波蘭守軍稀鬆的防線。裝甲兵衝進敵軍陣地,拉開了巨大的豁口,常規步兵得以如同潮水一般湧入。
而這套戰術如果按照黃盒計劃來行動,b集團軍的重點突破幾乎肯定會撞上進入比利時的英法主力部隊。這樣一來兩軍主力的碰撞在所難免,不但代價會極其高昂,而且成敗難以預料,而這些都是阿卡多不願意看到的。即便是英國和法**隊受到了損失,他們也可以退回去,沿著索姆河一直到法國北部,把德國人封鎖在這個地區,讓德軍陷入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的僵局。
當然阿卡多是知道這道題的正確答案的,但是他需要一個軍方的專業人士來替他補全這個計劃,進而獲得整個軍方的同意和執行。這個代言人他選擇了曼斯泰因。
曼斯泰因在阿卡多的提示下,擬定了一個叫做《揮鐮行動》的作戰計劃。在這個作戰計劃裡,他把德軍的a集團軍和b集團軍的進攻內容交換了一下:變成了a集團軍主攻,而b集團軍協助。
如此一來,進攻的主力部隊就變成了倫德施泰特將軍的a集團軍。他們將在阿登高原附近發起進攻,越過林木茂盛的高地,由精銳的裝甲部隊引導滲透,突然出現在色當附近的法**隊面前,撕開色當附近的默茲河上薄弱的法軍防線,一路向西直奔英吉利海峽。
而b集團軍的部隊則對英法聯軍步步緊逼,讓英法主力部隊無法回頭逃走,形成一個巨大的包圍圈,全殲這裡面的幾十萬英法聯軍部隊。
這個計劃實在讓元首阿卡多喜歡,他和希特勒一樣經歷過一戰時候殘酷的塹壕戰,親眼目睹過慘烈的廝殺還有巨大的犧牲。所以他和希特勒一樣對快速結束戰爭充滿了嚮往。於是這一份可以直接擊垮英法聯軍的計劃讓他心儀已久。很快整個計劃就被部署了下去。
不過距離讓英法聯軍北上比利時還有一段不小的距離,於是很巧合的事情發生了。一架德國飛機在穿越比利時邊境的時候非常不幸的迷了路,飛機緊急迫降之後才發現正處在比利時境內。
飛機上的一名德**官違反了元首的保密條令,把一整套《黃盒計劃》還有密密麻麻的油料彈藥補充計劃裝在自己了的檔案包裡隨身攜帶。在他被比利時士兵打暈之前,他曾經瘋狂的想要把這些檔案付之一炬——很可惜他沒能做到。
於是比利時軍隊很快就把這份情報分享給了法**隊,因為一旦比利時遭受攻擊,法國將有義務出兵進行支援。這份秘密檔案證實了法**方的猜測:德國的攻擊主力將攻入荷蘭比利時等國。
自負的法軍總司令,時年68歲的甘末林將軍針鋒相對,擬定出了反擊計劃《d計劃》,這個計劃因為要求英法聯軍前進防禦戴勒河而得名。所謂的戴勒河防線,是從安特衛普向南一路綿延刀默茲河畔的比利時小鎮迪南。
甘末林得到了這份情報之後,為了確保盟友荷蘭的安全,下令英法聯軍把防線向北延伸,一直連線到荷蘭的佈雷達鎮。並且一口氣把部署在法國北面低地國家的部隊從19個師,增加到了整整30個師。
說到這裡,知曉歷史的人都會知道,這個飛機迫降的意外其實是發生在另一個時空的1940年。世界上哪有那麼巧的事情,讓相同的事情根據阿卡多的需要一絲不變的提前兩年多發生?
當然不會有如此巧合的事情,只不過知道這件事情始末的阿卡多,命令加斯科爾的德國情報部門,原封不動的設計了一場驚世駭俗的跨時空騙局。用的是真的情報,用的是真的指揮官,除了少數幾個執行人之外,沒有人知道這個意外事件的真實性。
在透過荷蘭境內的情報機構得知了法**隊主力北上的訊息之後,阿卡多知道報仇雪恨的機會來了。他召集了軍隊的將領們,部署了一系列的任務之後,為了迷惑法國人,精心的在1938年元旦當天,發表了譴責蘇聯政府的迷惑性新年祝詞。
1938年的元旦,在德國柏林匆匆露了一面的帝國元首阿卡多?魯道夫就登上了一列特別的火車。對外宣稱這一次元首將會去漢堡視察那裡的造船廠重建程序,不過這輛列車卻在行駛到了路程的三分之二處突然向西南方拐去。
在漢諾威,阿卡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