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得以最終殺死荊軻。按常理,太子丹絕對不會找一個不通武功的人來行刺秦始皇,而是使用全國最頂尖的高手。所以,荊軻的武功肯定不一般。一個武功如此高強之人都不是秦始皇的對手,可見其避險敏捷、身手矯健。

三十二 秦始皇之死(5)

所以,自幼有病說不大可信。

但是,史載秦始皇至平原津病,至沙丘病重而亡。所以,病死說是最有說服力的一說,因為它有文獻可徵。

是因累致病而死的嗎?有沒有這種可能呢?

秦始皇是個過勞皇帝。秦始皇的過勞緣於三點:一是批閱公文,二是巡行天下,三是後宮太多。

秦始皇時代,公文都寫在木簡或竹簡之上,秦始皇每天批閱的公文要滿一百二十斤才達標。當然,這是秦始皇自己為自己制定的標準。別人誰敢為秦始皇制定量化的工作量?秦制一斤是二百五十克,那麼,一百二十斤合今六十斤,工作量很大。秦始皇非常勤政,看不完不休息。當然,秦始皇勤政是為了獨攬大權,所以,事無鉅細,事必躬親,防止大權旁落。明代的皇帝受不了這個苦,乾脆不上朝,最有名的是嘉靖帝。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他創立了中央集權制,又無前例可援,只好自己全擔著。這麼勞累,豈不折壽?

秦始皇是個巡遊皇帝。他當政十二年,曾五次大巡遊。巡遊辛苦與否,取決於四點:一是路況,二是車況,三是時間,四是季節。雖然已有當時最先進的路——馳道,但是,秦代的馳道與今天的高速公路完全不能相比。在馳道上行走,巔沛之苦可想而知。交通工具也是一大問題,那個時代,即使是專供皇帝乘坐的最豪華的車也不能與今天的賓士、寶馬相比,更不能和安全穩定的專列、動車組相媲美,坐這種車出巡,顛簸不斷,肯定辛苦。

秦始皇每次巡遊的時間之長更是有史記載。秦始皇的第五次出遊,從出發到病故長達九個月。這麼長的時間在外巡遊,鞍馬勞頓必不可免。

秦始皇的後宮宮女達萬餘人。他有二十多個兒子,至少有十位公主。可以想見,秦始皇的*一定較多。這也可能會大大折損他的健康。

秦始皇第五次大巡遊是冬季出發,夏季才到達齊地。冬季之寒,夏季之熱,他全趕上了。所以,氣候變化,寒熱溫涼也是一大苦差事。

還有遺傳因素。秦始皇家族的長壽基因不高。其曾祖父秦昭襄王七十六歲下世,是個長壽之人。祖父莊襄王正式繼位三天就駕崩了,年齡應在五十多,至多是個“奔六”。其父異人繼位三年去世,異人在莊襄王諸子之中位次居中,所以,他下世年齡應當在四十歲左右。可見,除了秦始皇的曾祖父昭襄王外,秦始皇家族的壽命都不長,存在著遺傳病的可能性。

另外,不排除高溫致病的可能。秦始皇這次出巡,是從頭年十月到第二年七月。六七月份正是高溫酷暑時期,天氣炎熱,加上長途奔波的辛苦,增加了發病的機率,一旦發病又極易使病情惡化。

雖然我們細緻分析了秦始皇病死說的各種可能,但是也有人認為即使以上諸因素併發,促使他在途中生病,但導致他突然一命嗚呼,還是令人懷疑。秦始皇並不像歷史上有些封建帝王那樣體弱多病。遍查史籍,也沒有發現他患有任何疾病的記載,而且他的身體一向健壯。當年秦始皇在面對荊軻行刺的時候,在驚慌中還能掙*袖,繞著柱子奔跑,始終沒讓荊軻追上。因此有人認為秦始皇不會因為一次生病就命喪黃泉,這裡面也許隱藏著謀殺的可能。如果是謀殺,那麼究竟誰最有可能是謀殺秦始皇的兇手呢?

關於謀殺秦始皇的兇手,又有三說:一是胡亥,二是趙高,三是李斯。

三十二 秦始皇之死(6)

郭沫若先生曾經寫過一篇歷史小說《秦始皇之死》,描述秦始皇在平原津渡黃河時,癲癇病發作,後腦撞到了青銅冰鑑上,加劇了腦膜炎的病發,陷入昏迷。趕到沙丘,住了一夜。第二天,趙高、李斯發現秦始皇已死,右耳流著黑血,右耳孔內有一根寸長的鐵釘。郭老的這篇小說表達了對秦始皇之死的一種推測。那麼,是誰謀殺了秦始皇呢?小說中認為是胡亥。因為胡亥得知秦始皇立遺詔封長子扶蘇為繼承人,心中十分不滿,所以下此毒手。

謀害秦始皇的另一位元兇疑是趙高。秦始皇病危時詔書、玉璽都留在他最相信的趙高手中,君位繼承的決定權也取決於趙高和李斯的傾向。假使胡亥弒父,如果沒有趙高、李斯配合,胡亥不僅得不到皇位,反而會自取滅亡。所以胡亥即使想殺父,其能不能繼位也還得取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