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身長八尺以現代方式來換算就是一百八十九公分左右,原屬公孫瓚麾下。西元一九九年,袁紹大敗公孫瓚後便追隨劉備,終生不渝。據說他為人公正自律、威嚴莊重,長相又帥,又肯用大腦思考不像一般武將逞勇好鬥,賣弄一身肌肉,不過他當然還是有缺點的。”誇獎完一堆優點後,她附加上但書。
“什麼缺點?”
“對劉備太過忠心。”
“這也算缺點?”高尚的忠誠度可是武將最大的驕傲。
“沒辦法,我就是討厭劉備嘛。”簡品蘊乾笑兩聲,“若要提到趙子龍,就從‘單騎救阿斗’開始講吧,這一段可是描寫趙雲最最出色的橋段噢。”
說書人終於決定了主題,清清喉嚨開始講古。“西元二○八年,曹操吞完北邊大部分的版圖,大軍轉而由許昌南下要攻打荊襄,大概有一百多萬兵馬吧,寄居在劉表勢力範圍之下的劉備只有區區數千的殘兵,雖然他請出諸葛亮,可是以天時、地利、人和來說根本擋不住曹操的攻勢,結果劉備軍帶著新野、樊城兩縣的百姓一路開始逃難——”簡品蘊突地一頓。
逃難……他昨兒個不就是作著關於逃難的夢?
“應家哥哥,你是不是夢見什麼關於趙雲的事?”她笑得好期待。
“我想是吧。”他聳肩,換來房胛又一陣抽痛,他扣住右臂以減輕不適。“你剛剛說逃難,然後呢?”
“拖著成千上萬的老百姓,跑也跑不快,所以在當陽縣就被追兵給趕上啦。軍民衝突,雞飛狗跳,一陣淅瀝嘩啦、乒乒乓乓劉備跑啦。”她口吻再輕鬆不過,眸間卻漸漸暗淡失彩。“拋下妻兒百姓,就這麼跑了。他原本還信誓旦旦向兩縣百姓保證絕不棄他們而走,百姓也是如此信任著他,結果……危難之中,他還是棄民而走。”
這就是他所說的不棄嗎?何苦給百姓希冀、給百姓夢幻,最終只換來屍填原野的淒涼?
他想起了夢裡繭兒字字泣淚的控訴。
“歷史當然不會明白告訴我們,那些百姓被拋棄之後的慘狀,因為他們的價值永遠也比不上丹青留名的英雄也或許……因為那是一個亂世吧。”
應巳龍半合雙眸,幕幕記憶回籠。
在他夢裡那一大片竄動的黑浪,就是無助逃脫的千萬百姓吧?那刺耳的哭嚷聲就是在指控著他們所帶來的災難吧。
“然後還連累趙雲單槍匹馬,勇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