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也不是成績不好的學生都會讓人厭,但是在學校,好壞的標準總是那麼鮮明直接和獨一無二,所以儘管張晨知道自己已經讓某些人不喜,但是仍舊沒有改變,因為他最近看上了一塊地。

96年的鄉中在壩頭鄉也算是一個人口密集的中心地區了,不僅如此,而且由於之前的鄉中位置極佳,所以鄉政府跟鄉中之間的這一段距離就成了壩頭鄉最繁華的三條街之一。

張晨自從開學這一個月以來就一直在醞釀著自己的投資計劃,要說在鄉中附近投資什麼最掙錢,那無疑是遊戲廳、網咖和零食店了,但是這幾樣,無論是零食店還是遊戲廳和網咖,不是有心無力就是有條件沒打算。

遊戲廳不用說,在96年前後是最為紅火的年代,從鄉里那一家又破又小的遊戲廳就看得出來,這東西絕對是撈錢機器,尤其是對學生而言,那簡直就是自動存款機,而且還是不記名存款。

不過這東西一般人玩不轉,張晨就更不用提了,沒錢沒關係,想都不要想,再加上等到98年前後網咖開始迅速佔領市場,慢慢地街機也會被淘汰,這東西生存週期太短了,成本也不小。

網咖就不提了,這東西張晨一貫不怎麼喜歡,即使掙錢也不會靠這個東西去斂財,至於零食店—

單純地不想做,就是這麼任性。

在鄉中的院子裡,有一棟並排8間兩層高的小樓,這棟樓之所以空置,並不是因為是危房或者什麼原因,恰恰相反,這是一棟還沒有完工的新樓,但是這個時間有點長,建了兩年,仍然留在這裡。

如果張晨不出現的話,這棟樓在新世紀之初隨著鄉中搬遷到鄉郊的新址後就會被拆除,但是現在張晨已經看上了這棟沒建好的半新半舊的樓房。

由於鄉中是背靠壩頭鄉的主幹道,但是校門是反向開的,一堵兩米多高的牆把鄉中和鄉大街隔開,只有一扇小門出入,這扇小門事實上還是學校的學生砸開的,後來學校見實在是堵不住這才開了扇只夠一人出入的校門,連腳踏車都無法進入,如此嬌小玲瓏的小門,全校師生也都是醉了。

但是就在兩年前,牆對面的土地戶主,竟然起了一棟樓房,正好把這扇門給堵住了,鄉中的牆也並不是剛好在街上,事實上翻過牆跟公路之間還有近十幾二十米的一塊地,以前鄉中沒蓋之前這一片除了鄉政府就是耕地。

也正是因為這是一個三岔口,鄉中正好就坐落在岔口山,兩側的牆外就是分叉出去的路,後牆正對著主路,當初只有一條路,後來隨著鄉里的人家慢慢沿著學校擴建,這才形成了三岔口,也形成後來了壩頭鄉最繁華的三條街。

不過此時,這三條路除了後面那條主幹道是柏油路,其餘的岔路都是黃土飛揚。

說來也怪,鄉中後面的那塊地原本鄉中沒蓋的時候的確是一塊菜地,後來踩出兩條岔路後,這塊菜地才成了全壩頭鄉位置最佳的地皮,菜地戶主在這塊地上蓋樓也無可厚非,這是人家自己的地皮。

但是隨著鄉中師生的意見越來越大,那樓愣是沒蓋成,但是學校和戶主都不妥協,最後只得鄉里出面調解,讓學校出了一筆錢把地買下來,蓋的房子學校和鄉里財政透過土地和資金進行補貼賠償,原本三層的樓也只蓋了兩層毛坯房,就擱那裡放著,幾年下來,除了對連著校後牆小門的那一間被學生打穿過路以外,其餘的地方都長了草。

這棟樓本就是按照店面的樓型蓋的,而且還是沒完工的粗毛坯,學校買來除了地皮也沒什麼用,拆還要浪費工錢,繼續蓋也花費甚大還沒啥用處,總不可能讓學校老師去開店吧,所以竟然就這麼閒置了下來。

張晨盯上的,正是這棟兩層高的8間毛坯房,別人不知道但他可是很清楚的,再過幾年,這塊地可就老值錢了。

雖然壩頭鄉經濟條件並不好,但是這市集終歸還是有的,不僅有,而且還比較發達,要知道整個壩頭鄉就這麼一個商業點,所有的交易市場集中在一兩條街上,不發達都不行,當然這個發達就目前而言還僅僅是人流而已,購買力並不高。

三岔口本身只是學區,這個時候還沒這一說法,只是隨著近兩年,鄉政府新修,鄉中心小學搬遷到三岔口的左側,農村信用社、供電局紛紛在三岔口對面辦了營業點,這才成為壩頭中心區。

二十年後,這裡就能夠看到壩頭鎮而不是壩頭鄉的新區,但是在張晨眼中,這一幕興許根本就不需要二十年之久。

在鄉中校長辦公室裡,校長許貴友看著突然敲門而入的張晨還是很吃驚的,畢竟校長在一個學生眼中還是比較“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