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山林。
而且白鶴村的地勢也從高走低,從公路上一眼望去,幾里地的風光盡在眼中,更遠處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湖水望不到邊際。
公路的拐彎處可以清晰地看得見遠處的白湖灣大壩,還有被分割得錯落有致的魚塘,同樣一條灰白色但是看起來寬了很多的水泥路面直接延伸至湖中心的土方上,這裡也算是白湖灣的集散中心。
諾大的一個養殖塘,不可能都是魚池子,中間一條寬達五米的土臺子從入村的公路上相連一直推進白湖灣中心,兩側都是低矮的船碼頭,平時各家魚池子拉魚曬網也都集中在這一塊。
原本不過一片荒池子,如今竟有了不少的生氣,白湖灣黃曉菊以前也來玩過,畢竟是鄉里有名的大湖,不過眼前的畫面還是讓她頗有些吃驚。
變化竟然這麼大!
“老嫂子,我問一下啊,張晨是你們大隊的人吧,我是壩頭初中的老師,來找他有些事,就是不知道他家在哪裡,你能不能給我們指個路啊!”
路邊上不知道是哪家的老嫂子一聽這話就笑了,張晨在張灣可是名人。
“哦哦,曉得了曉得了,你沿著那邊那條路,就是去魚塘的那條路,走到底就看得到西邊有一棟還在做的樓房,那旁邊的魚棚子就是他家。”
黃曉菊和于飛鳳又騎車沿著水泥路下坡路淌了下去,不過幾分鐘就看到了剛才那個老嫂子說的在做的樓房,這一看還真是棟不小的樓,難怪鄉里人說張文林花了幾十萬在張灣造新別墅,這一看搞不好還真要幾十萬。
過了將近大半個月,資金人手都充足,還叫了挖掘車,工程的確不慢,自地基打好後,一層樓幾乎上已經封頂了,一塊塊青石板被吊上二樓,十幾個工人片刻都不得歇。
除了房子以外,同時建的還有後牆,也就是沿著西側和南側的楓樹林,按照當初跟隊上畫的範圍,一堵兩米多高的青石牆也同時在打基壘上去,老張家的院門就開在東側。
樓前面還有近兩畝地,至少可以圍出一個不小的院子了。
黃曉菊和于飛鳳問了幾個人才拐彎抹角地找到老張家的魚棚子,正好老張家一家人都在家,張晨也有有些意外,除了這個黃老師他不認識,于飛鳳他可是印象頗深的。
見於飛鳳似乎也不陌生,黃曉菊一問這才知道當初師生兩人還是在同一個考場,這隨即就又笑著說兩人有緣分。
張晨倒是沒說幾句話就明白了,黃曉菊和于飛鳳這次來恐怕也沒什麼實質性的問題需要商量,除了承諾免除他三年學費以外,鄉中還準備獎勵他五千塊錢的擇校獎金,這可謂也算得上是歷史首次了。
倒不能說鄉中太小氣,雖然5000塊錢在張晨看來可能有些少,但是96年對於鄉中而言能給出這麼多確實不算低了,而且將來張晨還不一定能夠取得現在一樣優秀的成績,這也算得上是賭一把了,賭的就是張晨的潛力。
在問過張文林夫妻倆以及張晨本人的的意見,確定了張晨的確會選擇去鄉中後,黃曉菊和于飛鳳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一絲喜色,接下來隨便談了一些問題後兩人就起身離開了。
96年9月1號。
隨著張文林audi200的座駕開進鄉中的院子後,所有關於張晨到底選擇了鄉中還是被市實驗中學或者縣實驗中學挑走的爭論才到此結束。
事後佩服的人有,誇讚的人有,罵傻的人也不在少數,但是張晨都顧不上,老頭子也僅僅是開車把他送到學校就離開了,甚至沒跟任何老師見面,一切靠自己搭理。
當然最令張晨高興的是開學當天就領導了學校發的5000塊錢獎金,知道自家兒子是個什麼貨色的張文林自然不會去問他要回來,鄉中借宿的學生也不在少數。
全鄉的小學畢業生都集中在這麼一個學校裡,十里八村的不說多,一個初一年級也有將近六七百人了。
張晨由於是第一名,果斷分進了101班,這是張晨完全陌生的一個嶄新經歷。
于飛鳳果如當初黃曉菊承諾的一樣成了101班的班主任,于飛鳳本人是宜安市師範學院外語系畢業的學生,回到鄉里在鄉中已經教書七八年,如今也是三十出頭的年輕骨幹教師,做個班主任自然是綽綽有餘。
值得一提的是,張海林那王八蛋竟然也被分到了1班,後來張晨瞭解實情的時候,才知道這貨分班的時候竟然死皮賴臉跟于飛鳳要求換到1班,理由就是他和自己是一個大隊的。
初一一共10個班,平均每個班都有六十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