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部分

標看起來並不難,但是要想實施起來,不僅僅是各個大隊的隊長,就是張文林也覺得有些棘手。

資金!

沒有資金,這是最大的問題。

老張家有錢是不假,但是那錢張文林敢全用到這上面來嗎,不說公私之別,就是兒子張晨和媳婦愛平那一關恐怕都過不了,這肯定是不切合實際的,但是如果沒有資金,白湖灣的“村村通”脫貧致富計劃那無疑是成了無水之源無根之木,根本就無法實施。

“文林書記,這個“村村通”計劃我看很好,但是沒有資金我們哪裡擺的開陣仗,這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啊。”

“嗯,是這麼個理!文林哪,鎮上的信用社能不能貸款,如果能貸款那我們塘灣願意試試,這老日裡窮得連口白米飯都吃不到的日子也不好過,五穀雜糧哪有白米飯好吃,還不如砸鍋賣鐵試試。”

“貸款?”

“六麻子你吹牛皮不犯法是吧,還貸款呢,鄉里肯貸款給你我還就跟你姓。”

“好了,別吵了,聽聽文林怎麼講。”

村長老石在眾人中的資格最老,雖然在村長的位子上只有幾個月,但是為人持重公正,村委自然也少不了這麼個老人在裡面,平時張文林根本就不管事,他自然跟這些個大隊領頭的最熟悉。

張文林一聽這話不禁有些苦笑。

這事就是他再大的本事也想不出辦法來,這錢變是變不出來的,村裡想搞集體產業,這比個人幹個體化困難更多。

想到這,張文林突然靈光一動。

既然整體搞不成集體產業,那就搞個體也成,可以把本錢降到最低,各個大隊的漢子媳婦都是農民,大字是不了幾個,讓他們去搞宣傳銷售肯定也不成,術業有專攻,培訓一下搞種植和養殖還是行的。

而且不負責銷售宣傳的問題成本也低些,雖然掙得少些,但是總比揭不開鍋要強,時間長了自然就會發生變化。

張文林腦子裡一轉越發覺得這個想法可行。

“咳!咳!”

“我這裡的確有個主意,你們聽聽看成不成,現在我們村裡肯定不能再靠那一畝三分地了,在地裡刨食這麼多年也沒見刨出座金山來,所以這麼幹不成。

但是呢,村裡除了水跟地,還有什麼?什麼都沒有,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有水不假,但是這水你們是知道的,說不定哪一年洪水一來,什麼都是瞎忙活,就是白湖灣,我也不敢打包票洪水淹不到,往年就有過破開大壩的例子。

這樣一想吧,除了地就是水,我們白鶴村還真沒什麼東西,所以我們這脫貧致富的路子還要往這上面想,做什麼呢,我這裡有兩個想法,大家都聽一聽。

第一個,我們村裡十個大隊,張灣和沙巴都靠近白湖灣,搞養殖業,養什麼呢?就養魚,將來可以搞其他的。

第二個呢,其他的大隊其實水面佔得不多,但是田地多,而且在白湖邊,土質都好,也不缺少水源,搞種植,種什麼呢,以前種了那麼多年也沒脫貧,所以我們要換著法兒種,種蔬菜,而且只種蔬菜,其他的都不種。”

前面一條還靠譜,但是張文林說得第二條眾人都不理解了,種菜能掙錢?這不是開玩笑嘛。

“文林,你們說錯吧,讓我們種菜?種那麼多菜給誰吃,總不能頓頓吃菜吧。”

哄!

頓時十幾個人都笑了起來。

張文林也不覺得奇怪,這些個鄉下農民哪知道這麼多,有些人一輩子都沒去過百崇以外的地方,哪裡知道菜市場的利潤。

“我們用大棚種,種反季節的,冬天種辣椒西紅柿,夏天種蘿蔔白菜。”

張文林這麼一說下面的人就都明白了,原來是這麼回事,鄉里菜市場他們也去過,冬天那個番茄和辣椒的價格嚇死人啊,而且還就那麼一點,買還要排隊,賣完就沒有。

但是他們種的出來嗎?不僅下面這些個大隊長,就是張文林都有些懷疑,因為大棚蔬菜這東西別說在白鶴村,就是在整個百崇,都沒有人種過。

“那蔬菜大棚我們也買不起啊,我以前去北方打工的時候看過人家弄,那塑膠薄膜貴倒是不貴,但是也不見得多便宜,關鍵是這菜種了我們怎麼賣得出去,各家各戶都種菜,這可不是一兩塊菜地,到時候就是幾十幾百上前塊了。菜這東西,過了火候可就老了。”

“對,是這個理!”

“而且這價格也不好說,各家都不一樣!”

“嗯,文林你要想個法子把這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