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定的進行罰款,而且是直接從分紅裡面扣除,這才遏制住反對的風氣。
現在家家戶戶院子前面都備有分類垃圾桶,而且都是各個社群的義工每天來負責清掃和垃圾的分類處理,都是農村人幹這些事也不會覺得辛苦髒,而且形成了習慣之後現在基本上已經沒有人會隨便違反了。
而且白鶴村所轄的十幾所小學學校,外加後來併入的鄉中和白灣中學,學生守則裡面也有做義工這一條。其中違反了學校規定的某些條例,例如打架鬥毆,一旦查實了就會分到指定的社群做相應時間的義工。
這條措施一下來,就連學校的風氣都好上很多。
儘管白鶴村村委的委員們都不知道這是誰給村長張文林出的主意,但是張文林自然也不會說出來這是他兒子張晨下的狠招。
原來白鶴村的那塊老村牌已經撤銷了,現在張壩公路兩邊都是整齊的低矮綠化帶,綠化帶外面都是一溜兒的整齊白楊樹。
目光所到之處基本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幾米高的或者一人高的各種樹種,很少看得到蔬菜大棚。
張灣的蔬菜大棚都已經撤銷搬遷到了南面,現在靠近白湖灣的地方基本上沒有了。
離張灣還有不到兩裡地的地方,現在已經大變樣了。
原來都是旱地,偶爾有幾戶炊煙,但是在進行隊改社之後,這裡的土地基本上都已經平整和重新規劃,現在張壩公路從中穿過的是嶄新的張灣社群。
公路兩側密密麻麻都一棟棟漂亮的鄉村小別墅,經過合併的張灣社群四百來戶人家將近千五百多口人都居住在新社群。
穿過張灣社群,地市變低很多,放眼望過去,對面是張灣大隊原來的老村子,現在已經全部被老張家白湖灣集團旗下的建築公司推平了。
四周環湖已經在修環湖公路,馬上就快可以使用了,現在張灣除了白湖灣漁場四周的漁民臨時住所以外,基本上就只有老張家以及相鄰著的譚根生家的屋子。
老張家屋後面的那片樹林還在,但是已經經過了重新規劃,樹種都是新種下的,樹林後面張灣隊上的老宅基都已經推平,現在新地基打得滿滿的,沒有完工的高樓一棟接著一棟,都連成了片,從湖中心遠遠就看得到灰濛濛的影子,村裡人也很好奇這裡將會建成什麼樣子。
畢竟如此震撼人心的佈局,一旦建成,勢必就會璀璨奪目。
張灣的老宅基地加上週邊的田地面積可不小,如果建成商業區的話,人口容量少說也有十幾萬。
雖然張晨把這一塊地都拿下來了,但是到目前為止,連張文林也不是很清楚這塊地方到底要幹什麼。
這幾年功夫下來,張文林也算是看明白了,兒子張晨無論是做事的格局還是眼光都要比他這個做老子的成熟很多,無論是當年承包魚塘,還是後來的修路和買股票,張晨都是一手操持。
即使是白鶴村在改革建村的過程中,張晨也出了大力氣,甚至一開始的村村通改革計劃和後來白鶴新村進行合併都是他在中間起了主要的策劃作用。
這樣一來,隨著張晨的年齡逐漸增大,張文林也很少再去過問他的打算,即使是這次白湖灣的幾次大動作,張文林也僅僅是瞭解了一下大概的方向,細節根本就沒有過問。
現在劉愛萍也算是明白了,自家的大事說到底其實還是要兒子來拿主意,所以現在基本上除了劉愛萍的私房錢以外,老張家的財政大權實際上都已經被張晨握在了手裡。
白湖灣集團名義上是集團公司,但是實際上只是掛了塊牌子,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公司機構,只不過旗下的白湖灣廣場、餐廳、超市、服飾、建築等企業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規模,所以真要算起來的話,白湖灣集團還是張晨孤家寡人一個。
頂多加上譚根生一個生活秘書兼司機。
152 獻禮
“網路城市?這是什麼東西?”
張文林看著兒子遞給他的一摞材料,開頭就是建設什麼網路城市,頓時就迷糊了。
電腦他知道,網路也知道,不就是因特網嘛,現在家裡他兒子的閣樓上還放著兩臺電腦。
只是這網路城市是個什麼東西張文林就真不知道了。
原本張晨也沒指望他老子清楚這是個什麼東西,但是他清楚,十年後甚至不需要十年,計算機網路將會在中國產生巨大的產業影響力,甚至世界性的影響力。
錯過計算機和網路,那就等於錯過了未來的世界。
儘管白鶴村只是一個村,也僅僅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