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百貨,也就是即將組建的新超市出資五百萬。
如此龐大的一筆投資,雖然在百城算不上是數一數二,但是也絕對能夠排進前五。
對於百城這樣一個出於內地山區的小縣城來講,五百萬的投資絕對算得上是大戶,即使是在十年後,五百萬的投資也會得到大量的福利,包括稅收的減免,土地的補償等等,甚至貸款的力度都會加大,這也是黃復興為什麼能夠成功的原因。
其實張晨一直都忽略了這個至關重要的因素,黃復興自己可能也沒有考慮到,畢竟還沒有做到這一步。
一筆巨大的投資對於當地政府來講,不僅僅是保證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的政績,更是一筆巨大的稅收來源,所以在改革開放後的浪潮裡,基本上對於這樣的投資,當地政府基本上都會有強大的補償力度。
所以如果即使沒有張晨注入資金的話,黃復興在完成最基礎的資金積累之後,仍然有可能會因為大額資金的投資從而獲得來自政府出面而得到的貸款,只可惜張晨橫插了一腳,斷了他這條路。
但是同樣的道理,張晨的大額資金注入復興百貨成立新的超市,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佔領市場,除此之外,有了大筆資金的依託,新成立的超市無論是規模還是實力都會超出周邊的潛在競爭者,這就像是動物王國中強大的野獸劃分勢力範圍是一樣的道理。
新成立的超市一旦形成了規模效應和強大的品牌效應,恐怕就很難有對手能夠撼動它的地位,即使是外來的猛龍,恐怕也要在地頭蛇面前屈服。
這恰恰是黃復興所得不到,而也正是新超市能否走出百城的關鍵。
所以不管如何,算起來的話,張晨大筆資金的注入,對黃復興來講,只有好處,長遠利益將是無可估量的,這也是他為什麼選擇退讓的原因,這是一種選擇,也是一種眼光,至少黃秋就不具備。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張文林代表白湖灣正式和黃復興簽訂了具備法律效應的股權收購協議以及成立新超市的合同。
在正式合同中,雙方一致同意正式結束復興百貨的存在,而是在白湖灣集團旗下成立白湖灣連鎖超市,事實上一方面是由於張晨懶得動腦子去想,另一方面也是他衝擊世界名企的心理在作祟,所以就直接一概以白湖灣命名了事,外帶著還弄了個子虛烏有的集團公司出來。
張文林雖然不懂什麼職業理論,但是這扯大旗做大事的道理他還是懂的,所以張晨只說了一句,“都叫白湖灣以後好壯大”,他就拍板同意了,至於超市叫什麼名字,在黃復興看來無所謂,只要實在東西,也就是股權在那裡就行。
最終白湖灣集團以出資五百萬外加玉山大樓三層店面的方式入股,在新成立的白湖灣連鎖超市佔百分之五十五的股權,事實上就是由張文林控股,黃復興出任總經理,黃秋撈到了第一家旗艦店店長的職務,張晨還是什麼都沒撈著,幸好白湖灣烤魚餐廳的正式股權分配書上寫的是他的名字。
也就是說從今以後,白湖灣不再是一個家庭式的生產作坊了,而是正式成立了公司機構,在張晨杜撰出來的白湖灣集團下面,老張家一共控股了白湖灣連鎖超市、白湖灣服飾、白湖灣建築公司、白湖灣連鎖烤魚餐廳以及白湖灣綠色食品公司。
其中張文林將白湖灣服飾和烤魚餐廳放在了兒子張晨的名下,倒不是出於什麼特殊的原因,而是他認為這是一種鍛鍊,事實上只要資金掌握在他手中,其他說白了都只是一種形式。
合同簽字後,張文林很痛快地將資金打到了新成立的白湖灣連鎖超市的賬戶上,黃復興也立刻就開始著手將復興百貨清算出來,由黃秋負責第一家白湖灣超市的籌辦工作。
資金的順利到位讓黃復興第一次生出一種天下之大舍我其誰的感覺,張文林都很佩服這個比自己還大了一輪的小老頭,在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裡,他竟然已經聯絡到了幾十家供貨商,等到張文林帶著建築公司的工人親自上陣操刀搞裝修的時候,年末已經將近了。
第100章 成績單
雪花落滿枝椏的時候其實壩頭鄉已經隱約看得出一絲變化了。
三岔口外的那條路邊上,已經堆滿了錯落有致的“房子”,當然只是一大片沿著長街打起來的屋基,要起房子的話恐怕還要等到開春以後的來年才行。
自從老張家把壩頭公路修通,往上連線到壩頭鄉大街,往下溝通了壩頭鄉下面十幾個村,直通張灣白湖,整一個公路帶,不光是來來往往方便了不少,連帶著上鄉里的買賣都好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