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簽訂保密協議之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
一家聽起來似乎名不見經傳、被叫做阿里巴巴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正式推出一個名為“淘寶”的電子貿易網站。
儘管在成立之初阿里巴巴聲名不顯。儘管在誕生之日淘寶貌不驚人,但是當它在推出後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就在悄聲無息中成長為中國國內最大網上交易系統,甚至不知不覺中已經走出國界。佈局世界電商市場時。
所有人才驚人地發現,除了騰訊集團以外,這家叫做阿里巴巴的網路科技公司竟然意外地成了千禧年中國第二家迅速崛起,一舉成為為市場巨頭的新秀。
在推動騰訊率先走國際化道路,放慢國內產業規模擴張之時,張晨迅速出手,和馬雲制定了當初簽訂合作協議時就已經商定好的發展框架。
第一步便是提前十多年分離阿里巴巴集團的業務部門,將其旗下的全球貿易業務和零售交易拆分出來單獨成立一個部門,實行事業部管理制度。
並單獨設定淘寶運營部。投入巨資成立技術研發中心,全力運營淘寶網,儘管馬雲一度質疑張晨的設想,但是當淘寶網以一種驚人的速度擴散並且取得成功時,他才明白,淘寶將會決定阿里的未來。
隨即阿里集團正式成立董事局,張晨以先後兩次融資獲得蹤跡百分之四十七的股份出任董事局主席,而馬雲和其餘的公司高管則以相應股份成為集團董事,並由馬雲正式出任集團總裁。
騰訊和阿里的先後運作。不僅僅率先佔據了因為網際網路產業崩潰而出現的市場真空地帶,並一舉佔領了大量的世界市場。
與此同時。
阿里集團和騰訊集團開始著手在世界範圍內擴張業務範圍,吸收大量因為網路危機而失業的優秀技術人才,甚至那些處於崩潰邊緣或者已經破產的科技企業。也紛紛被這兩個中國企業逐一擊破、收購、吞併。
一直到此時,整個西方媒體才明白。
當火已經燃起來時,再想撲滅。就已經很難了。
而正當西方各國的媒體開始公開和中國國內的媒體大打口水仗,抨擊中國網際網路產業的“虛假”繁榮時。
中國網際網路或者說張晨再一次出手了。
這一次。不僅僅是國內媒體意外地發現,在中國。網際網路竟然以這樣一種令人詫異的方式崛起,即使是國外的媒體也開始變得啞口無言起來。
在這樣的成績面前,除了滿口的苦澀和打落牙齒往嘴裡咽,他們別無選擇。
因為中國人在這一場以美國為中心的產業崩潰中,不僅僅沒有受損,甚至一舉扭轉了之前頹廢的局勢。
在促使阿里比歷史中要提前數年推出淘寶,並且促使甚至改變騰訊發展戰略的同時。
2000年的4月。
白湖灣集團正式聯合騰訊集團和阿里集團出資成立ms…微星(micro…star)科技公司,白湖灣集團以出資的方式控股百分之五十的股份,阿里集團和騰訊集團則以技術入股的形式均分剩下百分之五十的股份。
微星公司在成立之初的第一個動作,便是在國人和媒體的一片目瞪口呆之下,以不同註冊法人的方式輾轉收購了包括美國和日本在內的西方國家超過二十餘個名聲不顯,在網路泡沫破滅的危機中破產,卻掌握著數十項重要網路開發技術的公司。
隨即迅速收購騰訊集團的入口網站和相關業務,在整合各項技術的基礎之上,正式推出了日後成長為全球最大的中英文雙語入口網站:mic…world微世界。
面對白湖灣集團不計投資的雄心,處於衰退期的世界網際網路巨頭們開始紛紛在中國市場上一退再退。
一直到截止危機將近結束,當他們喘過氣回過頭試圖捲土重來時,才發現,在中國這塊龐大的市場上,他們已經沒有了任何優勢,不僅僅如此,甚至世界網際網路市場上還憑空冒出來兩個不能小視的對手。
當白湖灣集團旗下的微星科技公司正式聯合兩大新興的網際網路巨頭在白鶴市第一次面向所有媒體宣佈,要在白鶴建立中國的網際網路城市時,無論是中國國內的媒體還是西方國家的媒體都被這番“狂言”震驚了。
可以說,這一次危機破滅了世界網際網路的希望,但是卻成全了中國人。
就在他們的震驚還未消退之際,白湖灣集團的總裁,微星科技以及騰訊集團和阿里的最大股東或者掌控人,張晨,已經遠赴首都。
這一次首都之行,如果成功,張晨相信,白鶴市必然會再次令世人為之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