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的大門,真的該換了。
不過今天倒是沒有人注意得這麼仔細,除了張晨,一副吃飽了撐的沒事幹的模樣,一大早就來一中的操場小跑了幾圈。
等他鑽出操場周圍鐵絲柵欄上的那個破開的洞口時,整個一中的校園裡已經鬨鬧得不像樣了。
原本是9月1號就開學,不過今年剛考進一中的新生是2號才報到,所以今天人實在是有些過多,整個一中少說也有將近六十個班,按照一個班六十個人來算,那也有三千多號人,加上覆習班的學生,教職工,沒有四千打死他都不相信。
一中的複習班那是出了名的人多桌子少,一個大教室每次上課都是“擠擠”一堂,一百多號人坐在那裡,連上課的老師都是拿著擴音喇叭。
不過這一切跟張晨當然沒有關係。
廬城一行,張晨似乎蛻變了很多,當然,現在他還是一個即將走進一中課堂的學生,高中生。
《無〈錯《小說 m。quledu。com 不管外面是否風雨洶湧,但是在一中這片並不廣闊但是卻足夠安靜的校園裡,張晨也只是一個高中生,僅此而已。
興許在不遠的將來,一中的校園裡會留下有關張晨的事蹟。但是那時,他肯定已經站在了最耀眼的地方。
百城依舊沒有什麼變化。
新來的那兩位似乎魄力有些不足。整個百城還是一如既往地按照以往的調子在走,既不急促。也不遲緩,但是相對於只隔著幾座山幾條小水河的白鶴而言,百城已經是拍馬難及了。
這次來百城一中報到,張晨就發現了很多人都是從白鶴那邊過來的,雖然現在白鶴那邊的學籍在百城這邊還能跟以往一樣通用,但是已經有家長開始在考慮將來是不是要轉學回白鶴。
以前的壩頭鄉中現在已經拆分成了白鶴一中和白鶴實驗初中,隨即在籌建的中學還有好幾所。
隨著白鶴建設速度的加快,一些基礎的配套設施也開始出現分化,大量私人資金的進入讓白鶴建設的動力也越來越足。
老早的時候。跟著老張家一起發跡的那一批人現在在白鶴地區都算是小有產業了。
跟國內的其他地方不同,原來的白鶴村大量的基礎建設投資都是本地人出資,後來湧入白鶴地區的資金,大都集中在幾塊新開發的商業用地上。
而國家在設立白鶴經濟特區後,作為專項資金劃撥下來的款子都用來籌建白鶴地區的基礎民用專案。
像是電力燃氣設施,自來水設施,以及特區的市政建設工程,最大的專案就是白鶴火車站和機場的籌建。
如今的白鶴,僅僅是參與建設特區的人口就已經超過了三十餘萬。加上本地人口和已經從外面湧入尋找機會的就業人口,已經接近六十萬人口的大關。
這對於一個剛剛興起建設的城市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雖然不再擔任白鶴地區的公職,但是作為白湖灣商業集團的總裁。張文林一直在籌備白湖灣的投資。
跟以往不同,現在的白鶴已經走上了發展的正軌,上有國家的宣傳和扶持。下有新城市的吸引力,無論是人才還是資金。僅僅是每天湧入的數量都是一個很令人震驚的數字。
雖然老張家透過白湖灣集團掌握了白鶴地區大量的商業用地,但是隨著白湖灣集團的快速擴張。為了兌現資金,已經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地皮相繼被張晨授意拍賣了出去。
現在老張家手中還僅剩下的,就只有已經新建起白湖灣商業廣場的那幾處商圈用地了。
當然,還剩下白湖湖畔,那塊令無數第一次看到的人都心醉神迷的明珠。
月半彎!
這裡是以前老張灣人祖祖輩輩都居住的地方,也是老張家發跡的祖地。
張晨從來就沒有想過會把這塊地交給別人來開發,即使是現在,老張灣人也會時常回來看一眼曾經居住了大半輩子的地方,只不過如今的月半彎,早就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孤零零地只有幾十戶土房子的張灣了。
以白湖灣集團的實力,其實很難獨自開發出這樣一個城中之城。
張文林很明白。
雖然兒子張晨的想法很好,不過真的要建起一座城,老張家目前的實力還是有些不夠,原本他是打算引入外面的資金共同開發的,但是後來張晨給了他一個啟發。
當初白鶴村草創的時候,第一批承包魚塘和大棚蔬菜的村民,有很多現在已經成了一方的小富之家,再加上後來白鶴村擴張的時候,不斷有人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