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0部分

式的舒適風格。

但是作為一個新興的酒店品牌,百城大酒店在這個方面還差很多,這也從另外一方面說明了酒店的管理並不好。

張晨腦中的思緒太多,一時間理不清楚一個頭緒。

嚴格上說,不管是白湖灣集團還是百城集團,其實都算不上是家族式管理的企業。

但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就是,不管白湖灣集團,還是百城集團,以及張晨手中掌握的白鶴集團和金蘭花集團,在董事會中,他都具有一語~無~錯~小說 m。quledu。com定江山的分量。

暫且先不說這種情況好不好,如果單論張晨的個人能力而言的話,這樣做其實是不合理的。畢竟他也不是萬能,這樣做不利於一個企業的長遠發展。

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呢,老張家作為這些集團的創始人。必然是要把集團捏在自己手裡的,這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富不過三代的根源在哪裡?

其實還是在後備人才的培養和公司權力的交接上。

張晨要改變的正是這種管理制度,他想做的不是讓老張家控制和管理這些企業,而是擁有這些企業,這能夠確保資產不會流失。

所以他一直在嘗試將各個企業的管理許可權移交出去,就目前來看,白湖灣集團是最為成功的。

但是如果不是苗影。而是換做另外一個人呢,白湖灣集團會不會取得現在的成績,張晨並不肯定。不過有一點他可以確信,那就是白湖灣集團現在即使沒有他和苗影,也會有好的前景。

從這個方面就看得出來,集團的總裁必須職業化。

這是張晨始終堅持的觀點。即使是家族化的企業。也必須做到這一點。

不過顯然百城集團現在還是很簡略和粗糙的,儘管獨立出來成立商業化的集團公司已經長達兩年多的時間,但是百城集團內部很多制度都沒理清楚。

昨天晚上張晨看了一遍集團內部送過來的資料,從這些資料上就看得出來,集團內部管理混雜,職能不清楚,職權交錯濫用的情況數不勝數。

其實這也是有原因的。

一開始從白湖灣集團旗下摘出來成立獨資集團公司的時候,百城集團連個總裁的人選都沒有。一直是由董事會和集團的高層負責進行管理。

那一段時間張晨的重心都放到了白湖灣集團內部的改革以及微星科技公司的實驗室上去了,後來張晨退出白湖灣集團的管理層之後。就更加把百城集團忽略了。

其實這也從側面上反映出來了個人能力終究是有限的。

後來劉叔華匆忙上任百城集團的總裁,時間不長,再加上他以前一直在國企裡任職,不瞭解百城集團的管理機制,在短時間內根本就無法捋清集團內部的管理情況,就更不提進行改革了。

所以這一次事故發生之後,張晨其實也就萌發了對白城集團動手術的想法。

當然,百城集團跟白湖灣集團還是有著迥然的差別的,當初白湖灣集團之所以能夠改革成功,那是因為張晨一手參與了集團的建立工作,對每一個部門的運轉都極為了解。

即使是這種情形之下,他仍舊是按部就班,經過了好幾次改革才到位的,而且最重要的是白湖灣集團的人才隊伍,遠遠不是現在的百城集團能夠比擬的。

現在百城集團,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大換血,動一次大的手術,快刀斬亂麻。

即使會引起一定的動盪,但是張晨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再拖下去,估計國內市場就沒百城集團什麼事了。

不過再這之前,張晨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給自己找個助理,培養一個將來能夠挑起百城集團大梁的人。

在張晨看重的人才中,苗影無疑是最為出色的一個,但是這個過程太漫長,把苗影從一個最小的文書培養成總裁級別的管理人,張晨足足花費了將近五年的時間。

這個時間他耗費不起,而且他也沒有精力再去找這樣一個人培養,這也是為什麼世界級的名企都喜歡“獵殺”著名高管的原因。

畢竟名氣在那裡,一定的能力自然是有的,大不了不行再換一個,總有一個是適合的。

但是張晨現在仍然不這麼想,換一個知名高管來接掌百城集團,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這還是其次,最關鍵的是現在百城集團很不穩定,萬一找了一個不適合的呢?

那到時候爛攤子不僅僅沒收拾好,恐怕還會繼續惡化。

所以張晨想到這個問題的時候,腦子裡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