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鬼。芭芭拉,儘快製作一盤這音樂的磁帶。皮埃羅在哪裡?”

芭芭拉迅速操作起來。

“在會議室。”摩萊利回答。

空中充斥著焦躁的不安情緒。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必須加快,加快。就在這個時候,打電話的人說不定已經開始他的狩獵。在某處的某個人還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幾分鐘後就要結束。他們匆忙去找小雨人,這是他們中唯一能一下聽出是什麼音樂的人。

皮埃羅正在會議室裡,坐在媽媽身邊,耷拉著腦袋。他們趕到那裡時,他抬起淚汪汪的眼睛看看他們,又垂下頭。

弗蘭克像上次一樣走向他,在椅子邊彎下腰。皮埃羅避開臉,好像不願意被看到眼睛裡的眼淚。

“怎麼了,皮埃羅,出什麼事了嗎?”男孩點點頭。“你被嚇著了嗎?沒什麼可怕的。我們都在這裡保護你。”

“不,我不是害怕,”皮埃羅抽泣道,“我也是個警察……”

“那是怎麼回事呢?”

“我不認識這段音樂。”他悲哀地說。聲音裡飽含痛苦。他四下看著大家,好像遭到重創。眼淚滾了下來。

弗蘭克心裡一沉,不過還是對皮埃羅微笑著。

“平靜,別緊張。現在,我們再放一遍給你聽,你會認出它的。等著瞧吧。這很難,但是你能做到。我相信你能。”

芭芭拉舉著一盤數碼帶跑進房間。她把它塞進播放機。

“皮埃羅,仔細聽。”

電子打擊樂猛地響起。四四拍的迪斯科節奏聽起來像心跳一樣。一分鐘137下,一顆因驚恐而怦怦亂跳的心臟,一顆隨時會停止跳動的心臟。

皮埃羅默默聽著,頭還是垂在胸前。音樂停止後,他抬起頭,臉上露出一絲怯生生的微笑。

“在那裡。”他輕輕地說。

“你聽出來了嗎?在小房間裡嗎?去,請把它拿來吧!”

皮埃羅點點頭,站起身,一瘸一拐地跑開。于勒對摩萊利點頭示意,後者站起身跟在男孩後面。在彷彿無窮無盡的等待之後,他們一起回來。皮埃羅手裡捏了張CD。

“給,這是張拼盤……”

他們把CD塞進播放機,一段段聽下去,終於找到了它。音樂和殺手剛才播放的那段一模一樣。皮埃羅頓時成了英雄。他媽媽撲過去摟住他,簡直像是他剛拿到諾貝爾大獎似的。他的眼中閃爍著驕傲,令于勒心裡一陣憐惜。

“《核太陽》,羅蘭得·布倫特寫的。他是誰?”弗蘭克疑惑地讀著拼盤封面上的標題。

沒有人聽到他的問題。大家早已齊齊向電腦撲去。他們在網上一陣狂搜,找到一個義大利語網站。羅蘭得·布倫特是一名義大利調音師羅倫多·布倫涅特的化名。《核太陽》是一段幾年前流行過的舞曲。

這時,勞倫特和讓…盧做完節目,也加入了他們。他們倆都失魂落魄,好像剛被雷電擊中,尚未恢復過來。

導播給他們介紹了一番舞曲知識,這是音樂市場中非常獨特的一個品種。

“有時,調音師會用化名。這些化名有的是胡謅的,不過一般都是英文名字。法國也有三到四個這樣的人。他們一般都是專攻迪斯科音樂的音樂家。”

“那‘圈子’是什麼意思?”于勒問道。

“它表示被輸入電腦的音樂小樣。圈子也就是迴圈,它是音樂的核心。你選擇一個節奏,就可以命令它不斷迴旋,所以它將不斷重複自己。”

“就像那雜種說的追自己尾巴的狗。”

弗蘭克打斷了他們的思緒,把他們召回現實。現在他們得搞清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好啦,我們有工作了。大家說說看,你們能聯想到什麼?有沒有一個30、40或者50歲左右的名人符合我們這裡掌握的各種線索?他必須住在蒙特卡洛。”

弗蘭克左右著局勢。他從他們面前逐個走過,重複這個問題。他好像正死死追蹤著一個想法,就像一群獵狗追蹤一隻狐狸。

“一個年輕,英俊而著名的男人。他就在這一帶生活。他要麼是住在這裡,要麼現在暫留在這裡。CD、拼盤、《核太陽》、迪斯科舞廳、舞曲、有英語化名的義大利調音師。想想各種報紙、社會新聞,乘飛機的旅客……”

弗蘭克的聲音宛如騎師越來越有力地鞭策賽馬的馬鞭。所有人的思想都朝一個方向使勁。

“說說看吧,讓…盧?”主持人搖了搖頭。他顯然已經精疲力竭,再也說不出話來了。“勞倫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