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議期間,華盛頓與其他代表一致認為,北美殖民地人民是一個獨立整體,是一個不同於英國人的嶄新民族,他們自稱為“美利堅人”。大陸會議透過《權利宣言》,宣揚北美人民具有不可剝奪的天賦權利。大陸會議結束後,弗吉尼亞各地紛紛成立民團,大家都熱情邀請華盛頓擔任民團指揮,華盛頓自己也預感到平靜的生活即將結束。
1775年4月18日,在列剋星敦,民兵向進犯的英軍開槍,揭開了北美獨立戰爭的序幕。5月,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獨立和戰鬥成為會議的主題,會議決定把彙集在波士頓的各路民兵整編為大陸軍,但是由誰來擔任大陸軍總司令,這成為一個關鍵問題。華盛頓以其英勇的鬥爭精神、卓越的品格、不容置疑的領導水平,贏得了所有與會代表的贊同,被一致推選為大陸軍司令。
受命於危難之際,華盛頓又激動又有些惶恐,他預料到獨立戰爭將是一場長期而又艱苦的戰爭,擔心自己不足以承擔如此重任。雖然有所憂慮,但華盛頓還是毅然承擔起大陸會議賦予他的使命,決心為北美獨立這一神聖事業竭盡全力。在此後長達6年的時間裡,華盛頓開始奔赴戰場,為殖民地獨立以及人民的自由而南征北戰,馳騁疆場。
1775年6月23日,在人民熱情的歡呼聲中,華盛頓率部奔赴波士頓前線。在迎戰強敵之前,華盛頓首先著手整頓軍紀,建立健全必要的規章制度。經過整頓,大陸軍面貌煥然一新,秩序井然,官兵恪盡職守,軍隊戰鬥力明顯增強。之後,華盛頓開始策劃與敵人較量,但穩健的華盛頓沒有貿然採取行動,而是在雙方相持數月後,利用敵人放鬆警惕的機會一舉佔領制高點,迫使英軍撤離,這使被圍困8月之久的波士頓成功解圍。當波士頓人民歡呼雀躍,大陸會議下令鑄造印有華盛頓肖像的金質獎章時,大家卻始終找不到總司令的身影。原來,華盛頓在進城視察一番後,已經悄無聲息地出城,他雖然為首戰告捷為高興,但卻清醒地意識到這僅僅是一場艱苦戰爭的開始,他關心的已經是下一場戰爭。
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透過《獨立宣言》,莊嚴宣告美利堅合眾國誕生。為此,英國加大了駐北美殖民地的軍隊規模,試圖將北美獨立事業扼殺在搖籃中。趾高氣揚、陣容龐大的英軍直逼紐約,試圖憑藉其軍事優勢速戰速決,全殲大陸軍。但是,華盛頓領導的大陸軍採取避敵鋒芒的策略,主動撤離了紐約。之後,由於敵我雙方力量對比懸殊,華盛頓採取避實擊虛的防禦性戰略,避免在不利條件下與敵人展開大規模戰鬥,以進退自如的靈活方式與敵軍周旋。在3個多月的時間裡,華盛頓從紐約一直撤退到特拉華河畔,大陸軍成功地避開了英軍鋒芒,避免了不必要的犧牲,同時也粉碎了英軍透過正面戰場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華盛頓的作戰方式逐漸得到了人們的理解和讚揚,華盛頓由此獲得更大規模的社會支援與政治支援,這成為他獲得戰爭勝利的有力保證。
1776年底,華盛頓領導大陸軍與英國軍隊在特拉華河畔隔岸對峙。華盛頓採取趁敵之虛、攻其不備的戰略,以急行軍方式,突然攻入特倫頓,取得輝煌的軍事勝利。隨後,華盛頓又領導大陸軍奇襲普林斯頓。在戰鬥中,華盛頓衝鋒在隊伍的最前線,鼓勵士兵勇往直前,全然不顧他會成為敵方攻擊的主要目標。士兵們為此備受鼓舞,他們捨生忘死,英勇戰鬥,再次大獲全勝。夜襲特倫頓和普林斯頓,這兩次戰役的勝利就像茫茫黑暗中的火光,給北美人民的獨立鬥爭增加了必勝信心。戰爭的勝利同樣也使華盛頓譽滿天下,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稱讚華盛頓領導的這兩場戰役是“軍事編年史上最光榮的成就”,這位開明的國王甚至還派人給華盛頓送了一幅自己的肖像畫,親筆題字“歐洲最年長的將軍致世界上最偉大的將軍”。 。。
比政府還重要的“美國之父”……華盛頓(6)
1777年,大陸軍在北方取得薩拉託加大捷,這次勝利成為北美獨立戰爭的一個轉折點。薩拉託加大捷之後,法國政府正式承認了美國,並與之建立了軍事與商業聯盟關係,這使英美雙方的軍事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性轉變,獨立戰爭的形勢朝著有利於北美人民的方向轉變。1779年7月10日,法國老將羅尚博率領6000法國精兵在美國登陸,英、美雙方的軍事力量對比出現變化。1781年,經過慎重考慮,華盛頓決定在弗吉尼亞與英軍展開決戰。為了達到出奇制勝的預期效果,華盛頓佯攻紐約,迫使克林頓率軍回守紐約,留下康華里留守弗吉尼亞沿海的約克敦,卻不知美法聯軍的主力正在悄然接近約克敦。隨著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