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雁難翔,念君客遊多思腸。

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

不覺淚下霑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此詩全由七言組成,寫得可謂音節諧和、情致流轉,為建安詩歌中所僅見,乃至在整個中國詩歌史上也是“開千古妙境”(胡應麟《詩藪》)。

曹丕的賦也有不少,今存其賦將近三十篇,絕大部分為鄴城時期所作。從題材上說,它們大致可分感事和敘物兩類。感事之賦如《述徵賦》、《臨渦賦》、《感離賦》、《寡婦賦》、《校獵賦》、《彈棋賦》等,它們或述征伐戰鬥,或寫遊戲田獵,或憫傷夭亡,或感嘆別離,其內容範圍相當廣泛;敘物之賦如《感物賦》、《愁霖賦》、《槐賦》、《柳賦》、《瑪瑙勒賦》等,凡所之物,悉可入賦。再從寫法上看,它們篇幅一般也都比較短小,而描寫又很精練集中,少有鋪張揚厲、堆砌迭架、漫漶誇飾之語。同時,有些描寫還相當生動真切、富於感染力,即使是敘物之賦,也能做到寄寓以充沛的感情。如《感物賦》是寫甘蔗的,就像其序言中所提到的:“自從*以來,天下的城郭都變成了廢墟,只有前太僕(官名)的住宅還完好無損。南征荊州還歸故里之時,我曾臨時住在這裡。於是就在院中栽種甘蔗,經過夏天到了秋天,開始時茂盛,後來就枯萎了,從中感悟興盛和廢亡都是無常的。感慨嘆息的同時,就寫作了這篇賦”,此賦中由物而聯絡到人,乃“悟興廢之無常”、“豈斯死之獨然?信人物其有之”。總的來看,曹丕的賦,雖然名篇不多,但都可歸入抒情小賦中去,無論體裁、功能或表現手段,都擺脫了兩漢大賦的傳統成規(像司馬相如的賦,總是洋洋灑灑的)。也由於作者獨特的身份、地位,它們對建安時期抒情小賦的發展,還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的。

在建安散文創作中,曹丕也是重要一家。他在鄴城時期的散文,則主要有書信、論述兩類。其代表作是《與吳質書》、《又與吳質書》、《答繁欽書》和《典論》。他的書信寫得文詞流麗、語調親切,往往帶有很濃重的抒*彩。如兩篇寫給吳質的書信中都有一些憶舊念友文字,讀來亦頗為感人。《典論》則是曹丕的精心之作,大體上在他稱帝之前即已寫就——這是一部自成體系的綜合性論說文集,所論述方面包括了政治、道德、倫理、生活、文化等諸問題,只是由於原書久佚,僅存少數篇章,所以其全貌已不可得睹。而從現存的《自序》等篇看,其敘寫從容、語言清新,少事雕琢,的確比較精美;論辯也極其難得,如他參加社會討論時寫成的《周成漢昭論》篇,其中在評述周成王和漢昭帝的優劣得失時,他就能根據獨具的親身體驗,侃侃而談,以雄辯的事實駁倒論敵。

而值得一說的是,曹丕在踐祚之初,曾特以素布書寫上他的《典論》及詩賦等送給孫權(當時吳國名義上是臣服魏國的),又以紙謄寫了一遍送給張昭,以顯示自己在武功之外的不凡文才,由此可知他對這部著作是頗自得的,自然也再次顯露出了他的自負。在他死後,他的兒子明帝曹睿又將《典論》刊石流傳。

除了進行文藝創作之外,曹丕在鄴城時期還在文學批評方面作出了貢獻,而這也似乎是他這個文壇“第一把交椅”才有心思和資歷來做的。他的《又與吳質書》和《典論•論文》,都涉及到了文學批評。特別是《典論•論文》,堪稱是我國最早的一篇文學專論。在這篇文章裡,曹丕尤其破天荒地強調了文學作出一種事業的重要性,他說“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及作家獻身文學的意義:“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曹丕這種推重文學的觀點,同存在於兩漢時期的認為辭賦乃是雕蟲小技、壯夫不為的看法相比(如《三國演義》諸葛亮“舌戰群儒”一節中還有此痕跡的顯露),是一個明顯的大進步!當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顯示出了曹丕對於自我識見的一種自信。

正是從文學與政治的緊密聯絡、文學是立身揚名的有力手段這種認識出發,曹丕才對文學有了如此強烈的熱情。在《典論•論文》中,作者還對已經逝去的“今之文人”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⒘蹊宓繞呷說拇醋鰨��辛吮冉隙笠�姆治觶�賦鏊�歉髯緣某ご�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