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賈鋁酥釁皆�輳�184)黃巾大起義的爆發,“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看來改朝換代的呼聲在老百姓中間已經很高了。

雖然黃巾軍的起義很快就被*了下去,可是它卻深刻地改變了整個東漢王朝的政治格局,從此軍閥勢力開始崛起。而《三國演義》就是從這裡起筆的。

中平二年二月,南宮又失大火,好幾座恢弘的宮室一夕化為灰燼。為了維護皇家的體面,劉宏居然不顧時勢的艱難堅決主張重修,遂向已然負重不堪的天下攤派錢款。顯然,劉宏已經沒有一個皇帝起碼的責任心了,這也許就是他留給天下人的最糟糕的印象——如果說“氣數”真正決定了一個王朝的生死存亡的話,那麼這個“氣數”就絕不可能是其他任何東西,而只得是人心!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老百姓都被逼得造反了,官吏們也已經對自己的主子失望已極,那麼這個王朝若還是不亡簡直就沒有天理了。

不過,當時還是有一個人覺得他們的皇帝似乎是冤枉的。

中平五年(188)十月的一天,皇帝召集了很多部隊要進行一番大閱兵,當時的討虜校尉蓋勳就站立在皇帝的一旁。劉宏先是辭氣慷慨地對部隊進行了一番精神動員(講武),接著他便回頭問蓋勳道:“愛卿,你覺得我講的怎麼樣?”蓋勳不以為然,於是大著膽子如實說道:“皇上您這是黷武的表現啊!”面對臣下的尖銳批評,沒想到劉宏卻聽到了心裡去:“善!恨見君晚,群臣初無是言也。”事後,蓋勳就對袁紹說道:“上甚聰明,但蔽於左右耳。”咱們的皇帝其實很聰明哪,只不過是讓他的那些太監家奴們矇蔽住了而已。

的確,劉宏是很聰明,但他的素質卻不足以令他治理好一個衰世;相反,正是因為他的這種“聰明”和欲有所作為的心態,錯誤、失敗的責任才多是要由他一個人來承擔。假如他像晉惠帝那樣白痴得可愛,假如他像晉安帝那樣智障得可憐,誰還會對他橫加指責呢!

2、前世不修,後世傾頹

2、前世不修,後世傾頹

在劉宏的生前,他還一味地堅持著不立劉辯為太子,儘管這回連一干大臣們都覺得皇帝有些無理,可是劉宏卻堅持指出劉辯這個兒子“*無威儀,不可為人主”。就這樣,“他以頑強的意志與他周圍的各種強大的力量作持久的對抗,直到他離開人世”。

一個心死的人註定是不可能活得長久的,況且他又那樣不斷地去尋求刺激,很快他的元氣也就被掏空了。中平六年(189年)四月,在位21年的皇帝劉宏駕崩,死後被葬於洛陽西北二十里的文陵。他的諡號是“孝靈”皇帝,而這個“靈”字在諡法中的解釋為:“亂而不損曰靈”。時人不難有此感覺:這位年輕皇帝的胡作非為、親信奸佞,把個本就虛弱的國家折騰得夠嗆,只是勉強沒有亡在他的手裡而已,也算是“不損”吧;至於用這個“亂”字來概括,那就更為貼切了,不但包括他賣官鬻爵的“搗亂”,他聲色犬馬的“*”,自然也要包括他給這個國家帶來的災難性的“混亂”。

劉宏陰差陽錯地做了皇帝,又勉為其難地支撐到了自己安然退場,的確是不幸中的萬幸!而正是在他死後,軍閥割據、王朝崩潰的大幕才算正式拉開——亂世梟雄們的時代開始了!很快,洛陽城也遭到了譭棄,如此的惡劣後果,他的昏庸之名到此也就奠定了:“漢季之中常侍,誰不曰可殺?惟庸主如桓靈,方信而用之。”(《後漢演義》)直到今天,他仍然是“庸主”的典型代表。

於是,劉辯暫時得以繼為皇帝,是為漢少帝。接著幾場變故後,一向被認為膽小的他又被董卓廢廢黜了弘農王,而且董卓已經決定要毒死他。讓我們不妨思考一下:假如劉宏作為皇帝的德行深厚一點,那麼他的兒子們還會擁有如此悲慘的結局嗎——前世不修,自然要報應在後人,這也正是劉宏一生的極大失敗。《易經》中就講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否則,如知交遍天下的蔡邕一般,儘管他的女兒文姬不幸流落天涯,可仍然有人沒有忘記老蔡的嘉惠,於是千里迢迢前往救助文姬……

也許是受了老爹的影響,劉辯在被逼死前乃對他的愛人悲歌曰:“天道易兮我何艱!棄萬乘兮退守蕃。逆臣見迫兮命不延,逝將去汝兮適幽玄!”他的愛人唐姬慘然動容,於是一面起舞一面和其歌曰:“皇天崩兮后土頹,身為帝兮命夭摧。死生路異兮從此乖,奈我煢獨兮心中哀!”“因泣下嗚咽”,結果在旁的人都被這種悲哀的情緒所感染,“坐者皆唏噓”。

最後,一向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