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不久,由當時著名的大學者、書法家蔡邕所執筆書寫的此 “五經”石碑共46幢,即得以就立於太學門前。於是,四面八方的人們便聞訊而至,他們如潮水一般地湧向了京師太學門前,爭向觀看這46幢石碑。當時,成百上千的後儒晚學前來太學門外觀看和摹寫的盛況,連續數日也絲毫不減。尤其,那些聚集在石碑前的儒生、士子們,更是一個個地都滿帶欣喜之色,彷彿他們已從這石碑中看到了國家的新的希望。

可是,讓人書寫幾個文字容易,而一旦涉及到具體的人和事,事情馬上就難辦了。像那轟動一時的三公“議譴八使”和“謠言奏事”等,最後都不了了之。

而當時的情況,別說一般的官吏,就連職司監察的13州刺史及司隸校尉,也只有極少數人有所謂“奉公疾奸之心”,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人其實皆為貪贓枉法之徒,還何談糾察其他官吏。總之,當時整個官僚系統已經形成了一副利害鏈條,除非是王朝更迭,否則是很難動搖的。

不過貪官汙吏們的總後臺就是那群得勢的死太監,無疑,根子上的問題不去解決,只想透過修剪一下枝杈就妄圖將近枯死的樹木恢復生機,那真是痴人說夢。當然,這一點作為皇帝的劉宏一點也不糊塗,他只是有些為難。

光和元年(178)初,天災人禍都來得非常嚴重,於是作為大臣的蔡邕便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