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了一下普通法國人的生活:
5月31日下午,我們旅行團安排參觀盧浮宮,LD的那同學帶著她的法國小老公來看我們,一見面,俺立刻想:LD的同學為國爭光了!嘿嘿。LD的同學長相一般,她的法國小老公卻是地地道道個蟀鍋,80年的,比LD的同學年紀還小。
於是我們四人同遊盧浮,老邪與那法國蟀鍋閒聊(用英語交流)知道:他在很小的時候參觀過一次盧浮,這次才是他的第二次遊覽。原來不是每個法國人對自己的藝術宮殿都非常敢興趣,老邪比那法國蟀鍋還了解盧浮多一點。
參觀盧浮後,四人逛賽納,老邪又問:“左岸”是那邊?法國蟀鍋也迷惑不知。
出盧浮後,法國蟀鍋去買冰淇淋,回來手裡只拿一個冰淇淋,自己一個人吃,呵呵,我偷偷樂了,LD悄悄掐了一下我的胳膊,在我耳邊嘀咕:“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我偷偷說:“可以理解,文化差異,不過,不給我們買還可以理解,但他幹嘛連老婆也不買一支,小氣!我要是吃冰激凌不給你買,還不被活活打死!”果然,法國蟀鍋吃到最後,他老婆和他開始搶起來。
之後,搭乘巴黎地鐵去法國蟀鍋途中,再問:看過《最後一班地鐵》麼?回答:不知道。話不投機,老邪鬱悶ing。
到LA DEFENSE(巴黎新區)法國蟀鍋家,一廳一臥的小閣樓而已,LD同學介紹月租要700多歐元,我們連連說太貴,巴黎居之不易,雖然在國外個人收入是隱私問題,LD還是忍不住問了她同學的收入情況,LD的那同學才找到工作:1000歐元。法國蟀鍋也才工作不久,LD也沒好意思再問收入。
哈哈,法國蟀鍋家有兩臺可上網的電腦,LD同學說他們在家用電腦各乾乾各的事,互不干擾,這種方式倒挺符合俺胃口。好久沒上網了,心裡癢癢的,LD同學的電腦正好有中文平臺,我上了一小會,上了一下TOM,看到有幾個好友的留言,並做了回覆。以前住的旅館也可以上網,但太貴,一般要2。5—3歐元半小時,並且又沒有中文平臺,所以一直沒上網。
只坐了一會兒,LD同學說早已安排我們去巴黎郊外他們一朋友家做客並晚餐,該出發了,我戀戀不捨離開電腦。
他們夫妻二人從家中冰箱取了一碟子櫻桃、一節香腸、幾罐啤酒帶上。洋人去別人家做客吃飯的習俗,我倒略知一二:一般會帶一瓶酒,自家小食。
法國蟀鍋的車在樓下,是一款雪鐵龍兩廂兩門車,蠻舊的,應該是二手車,LD同學有點不好意思說:因交通擁堵及不好停車的緣故,之前沒有開車去市區接我們;並請我們從前排座椅進車,並且車內有點髒。我連忙說:沒關係,並表示我知道怎麼上車,歐洲大多都是這種兩門車。雖然是第一次坐這種兩門車,我還是輕車熟路翻到前排座椅,和LD爬到後排。
一路法國蟀鍋不時嘀咕什麼,LD同學解釋說:法國人有的開車挺不文明,特別是那些摩托,她老公一開車就煩,在罵人了。我笑了:一樣,在國內武漢開車我也是經常罵罵咧咧的。
不過那法國蟀鍋開車習慣蠻好,我們一上車就叮囑繫好安全帶(也是交通法規要求的);左右併線都回頭看。
到了郊外他們朋友住處,天快黑了,獨立的一小閣樓,風景不錯。接待我們也是一對小男女朋友。看來LD同學已經被法人同化,和朋友一見面就左右親臉致意,我和LD當然只和他們禮貌的握了握手。開始法國家庭餐了,程式是:
先是開胃酒和小食:包括帶去的可樂,主人也準備了啤酒、一種蘋果甜酒。自己選擇。法國蟀鍋切了幾截帶去的法國香腸,不太好吃,比國內香腸差遠了,也許口味不一樣,法國蟀鍋就吃得津津有味。
第二是主食:蔬菜(生菜)SALAD,兩種類似PIZZ餅的餡餅,乾乾的法國長麵包。哎,還是中餐還吃!
第三是甜點:主人準備的是甜蛋糕。
第四是飯後茶或咖啡。
邊吃邊寒暄,老邪感覺英語不夠用了,哎!在國內說英語的機會不多,老邪那麼好的英語水平因用得少在退化,回國一定要強化一下!
雖然有時對話不免雞同鴨講,但因我們都是第一次法國人和中國人,所以氣氛倒熱烈。
飯後,兩個法國男孩子聊開了電腦,LD和她同學話家常,女主人怕我悶,開啟電腦,讓我看她和BF在法國遊歷的pp,邊放圖片邊介紹,這是哪哪,我就“beautiful!good!”等等哼哼哈哈回應。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