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0部分

生產商血液的模式終於讓國內的生產廠家們醒悟了過來,原來公司還可以這樣辦,還有這樣一種盈利模式。 一時之間原本冷冷清清沒什麼生意的專利局竟然有了門庭若市的感覺,原來很多那種半軍工半民辦的企業手上積累了幾十年的專利,一下子全拿了出來,倒讓沒什麼準備的專利局忙得雞飛狗跳。

基金成立後,高小山讓張英給做了一期專門的增刊來報導這個事情,目前龍騰出版集團發行的幾種計算機雜誌在中國的IT業界很具有權威性,這樣一期增刊下來自然是引起了不少有心人的關注,這兩年下海搞得是轟轟烈烈的,加上國家對個體戶和手工業者也漸漸形成了一定的政策傾向,一時之間不少有想法的人都開始心動起來。 不過上面提到的要寫出詳細地策劃書又讓有些人比較猶豫,畢竟要他們做一個實驗。 做一個專案容易,可是要他們搞出一份複雜的文件那真是要了他們的命了。

張國棟這邊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了,就等著第一個人上來吃螃蟹了,而且為了以示尊重以及確保一炮打響,張國棟是準備自己來稽核第一個專案的,要是來個什麼網易新浪搜狐騰訊什麼的可就賺大了,可惜讓張國棟沒有想到的是。 或許是中國人太含蓄,很多人心動倒是心動了。 可就是沒有行動,讓張國棟苦苦坐了三天,竟然沒有一份申請遞交上來,這讓他失望不已。

就在張國棟堅持不住地時候,終於有一份申請遞交過來了,看著自己秘書那一臉古怪的樣子,張國棟不由得對這份申請產生了興趣。 結果翻到第一頁地標題就讓張國棟有點想吐血。

“關於成立一家KTV的創業設想”

“KTV也算是高科技?”難怪自己的秘書臉色那麼古怪了。 歷史上20世紀八十年代末期,中國才出現了歌舞廳。 KARAOKE闖入中國的時間較晚,但是發展卻很迅速。 1988年,北京出現了歌舞廳。 當時,有些飯店、酒樓,餐廳,白天進行餐飲營業,晚上。 邀請專業藝術團體樂隊,音響、歌手為客人演唱。 1989年,北京出現了KARAOKE歌舞廳,1990年便發展為100家,1991年又發展為200家,1992年發展為400家。 到1993年已發展為600家。 直至1994年,歌廳、舞廳、KARAOKE廳、多功能廳,已達到800家。 加上各單位,各系統對內開放的歌舞廳,北京共有千餘家。 KARAOKE包間起源於日本。 在日本,有些中老年人,懷念自己青春時的美好時光,透過演唱舊時的歌曲,舒發懷舊地情感,但又不便於在眾人面前演唱。 特為他們開闢了小型的KARAOKE包廂。 使之如願。 這種形式很快在日本流行起來,1991年。 開始傳入中國。 但在中國多為包間的形式。

KTV就是卡拉OK的TV了。

但是,這個時候深圳卻是一家都沒有,所有的酒吧以及歌舞廳還是那種單獨的,拖離的模式。

這傢伙倒也有些眼光,應該是去過日本或是香港等地見識過了才有這樣的想法吧,其實KTV能夠發展起來倒也完全符合亞洲人地性格,別看後世KTV風靡整個世界,可實際上如果一開始KTV將自己的戰場定在歐洲或者美洲的話肯定是要撲街的,東方人性格上是比較含蓄的,行事上比較內斂,思維上比較保守,平時生活中比較壓抑。 就比如說日本人,明明把對方恨得半死,還得一口一個嗨,像裝了彈簧一樣不斷的鞠躬;中國人也差不多,反正什麼事情都是按照老規矩來,凡事必講究仁義道德,日子越過越枯燥,越過越壓抑,越過越噁心,有什麼話也得吞在肚子裡,表面上還得安慰自己說,這叫以德服人,這叫中庸,這叫泱泱大國風範。 所以說,東方人過得不自我,有城府卻無胸懷,有**卻無膽量,有想法卻無計劃,有騷動卻只好悶騷。 壓抑時間長了,有人憤而崛起了,那叫憤青,不過現在看來,做憤青也是可恥地,同時也遠遠不如去KTV喊兩嗓子有效果。

在張國棟看來,KTV還是非常有意思的,雖然前世的他是絕對不會去唱歌的,但也不乏他欣賞欣賞,每次也只能在亞洲出差美國特工盯得不是那麼嚴密的時候他才能放鬆放鬆。 其實在KTV由於大家都比較熟悉了,或者說故意把燈光等調得很黑很暗,讓人完全看不清對方,這這樣的環境下高歌一曲,人類的自我意識得到空前的釋放,每個人都忍不住想秀上一把,有些讓長得那叫對不起祖國對不起人民群眾,但偏偏擁有一副好嗓子,這樣的人你讓他在陽光下吼上一曲他是沒有膽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