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心中不忿,嘴上少不得刺上幾句。
王楊氏只淡笑著聽了,定睛看上說話人兩眼,並無其他反應。可就是如此,也嚇到不少人。
畢竟王楊氏“名聲在外”,她若是撒潑不稀奇,真要“賢良大度”起來,大家才會詫異。
如今她只輕飄飄地一眼,其他因嫉妒想要再開口的人就老實閉嘴,不為旁的,就怕她記仇。
人都有欺軟怕硬之心,若是王楊氏沒有“惡名”,一味賢良,各種嘲諷怕是早就接踵而來……
………【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遠近,知榮辱】………
各色人等的反應,早在王楊氏的預料之中,卻不放在心上。也應酬不了兩回,權當看個樂子。
等到丈夫上任,她自可以打著“丈夫不在,出入不便”的旗號減少這些往來應酬。
所謂族親,多是攀附鑽營之輩,王楊氏心裡多了幾分輕鄙,並不將這些人放在心上。
不過看到王寧氏的目光時,王楊氏心裡還是顫了顫。
道痴沒有來,對於這個,她有些意外,又覺得意料之中。
意外的是,十二房往返京城,捎帶了給順孃的東西,這次也帶回來順娘給孃家的禮,道痴理應登門道謝,才合乎禮數。
意料之中的是,容娘出嫁、三郎不在,道痴就與這邊生疏。那個孩子,她雖只見了幾面,卻看出是個有分寸的。出繼這兩年,每次來十二房,不是三郎拉著,就是丈夫使人去找,從沒有主動上門的時候。今日並非正經的紅白喜事,而是納妾之禮,道痴年歲還小,倒也沒有過來的必要。
心中想著,王楊氏不由再次望向王寧氏,正好與王寧氏視線對個正著。
王寧氏臉上沒有譏諷,眼中也沒有所謂“憐憫同情”,而是欲言又止。
王楊氏心中疑惑,可眾目睽睽之下,也不是相問的時候。
雖說擺酒請客,可納妾就是納妾,不過一頂小轎子抬人入府。要是抬丫鬟做姨娘,連小轎子都省下。
馮氏是早晨的時候,被送到別院的,下午又接了來,為的就是多幾分體面。
馮氏穿著粉紅襖裙,披著蓋頭被攙扶進新房。
王青洪在前院待客,不到天黑怕是回不來。楚姑娘打聽到表姐到了,怕她餓著,包了幾塊點心過來。
在馮氏身邊侍候的小丫鬟也乖覺,見狀尋了個由子退出屋子,將屋子留給馮氏與楚姑娘兩個。
楚姑娘握著馮氏的手,哽咽道:“表姐,早知如此,還不如不離京,如今表姐做了妾不說,還要奔波數千裡,去蠻荒之地。”
馮氏笑道:“有何不好?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京中日子雖好,卻不得自由。”
從她們被抄家問罪,論為奴婢時,就早沒有了選擇的餘地,有的只有“被選擇”。
如今能給王青洪做妾,並不是那麼難以接受。王青洪雖四十出頭,可看起來三十幾歲的相貌。
王楊氏與馮氏早已談好,在王青洪上任那幾年,官宅中的事情就全託付馮氏,她並不會插手。同樣為了答謝她那幾年的辛苦,等到王青洪卸任,會給馮氏準備一份不菲私房。
兒女之類的話題,王楊氏沒說,馮氏也沒問。
十二房有兩個嫡子,同胞所出,要是多個庶子出來,以後家產就要三分。
馮氏以為王楊氏會給自己吃“補藥”,可是卻一直沒動靜。後來想明白,王楊氏真要防著庶子,也不會防在她身上。畢竟她想要孩子的話,自己生不出,換個人生就是。
只有王青洪不再使女子受孕,才說得通。
馮氏想明白這個,雖覺得驚詫,卻也沒有太過傷心。她看出王楊氏是個極傲氣的,即便是女子,可也是說到做到之人。自己沒有蒙塵,而是歸入官家,得到一個身份,錦衣玉食,只當謝天謝地,再想其他,就是奢求。
等到見過新姨娘,眾人吃了席,相繼告辭離去時。
王寧氏則留在後邊,沒有著急走,對王楊氏輕聲道:“老婆子有件事尋你說,要是便宜,尋個安靜地方說話。”
聲音雖輕,可神態鄭重,王楊氏心下一沉,忙吩咐許嬤嬤引王楊氏重新回上房。她這邊送走了幾位族中長輩後與平輩妯娌,其他女眷與晚輩女眷就打發管事婆子相送,轉身回來。
見王楊氏回來,王寧氏沒有囉嗦,先謝過十二房往返捎帶東西之事,隨後直接講了十月裡王崔氏託病喚道痴過來之事,還有那番“北方主水當避之”的話。
“或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