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弓箭,就在這時,隨著那銀甲少年手中那枚鐵胎弓的一聲弓響,“呯”地一聲,那枚弓箭兵筆直地射在了那年輕將校的頭盔上,立時被射落在地!
這驚心動魄的一番弓箭比試就彷彿完完全全只是在一瞬間完成,沉默了半晌,校場裡猛地爆發出一陣猛烈的喝彩。巔峰般的比試,這完完全全就是一場巔峰般的弓箭比武,江楚寒驚駭地看著這校場內的情景,呆了半晌,忽然猛地轉頭望向正一臉興奮的孫傳庭,大驚失色道:“孫將軍!敢問這位銀甲少年究竟是誰!年紀輕輕就有這麼一身武藝?”
孫傳庭哈哈大笑起來,捋了捋鬍鬚,轉過臉望著江楚寒,指著劉澤清笑著說道:“這位少年是劉澤清帳下的一名士卒,北直隸通州人士,前些年特地從通州千里迢迢地來到咱們揚州投軍的。說起這位少年的姓名麼,呵呵,這少年姓閻,名應元,現在在劉澤清軍中任一名百戶長。”
“閻......閻應元!”孫傳庭此話一出,江楚寒不由的大驚失色,滿臉驚駭,失聲叫道。
閻應元大名,如雷貫耳,熟悉明末歷史的江楚寒怎會不知道這位最有名的抗清名將閻應元的名字?任江陰典史期間,率十萬義民,面對二十四萬清軍鐵騎,兩百餘門紅夷大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軍連折三王十八將,死七萬五千餘人(史稱江陰八十一日)。城破之日,義民無一降者,倖存者僅老幼五十三口。閻應元被俘後堅決不向清廷貝勒下跪,被刺穿脛骨,血湧沸而僕,卻始終沒有彎下膝蓋,終英勇就義。
猛地一聽見閻應元的名字,江楚寒猛地倒吸一口涼氣,雙眼圓瞪,目光不由得上下打量著場中的那名少年,如果南明沒很快亡國,如果他沒這麼早死,以閻應元的武藝和軍事才能,其名氣絕不會在南宋岳飛之下。後世的文史中對閻應元的評價很高:“華夏傑出將領”。
“他是閻應元?他竟然就是閻應元!天哪,竟然給我江楚寒碰見了閻應元!”江楚寒深深地吸了一口冷氣,連忙轉過臉問道:“孫將軍,這位少年如此神勇,敢問為何只擔任了這區區一名百戶的職務?”
一旁的劉澤清猛地笑了起來,拍了拍一臉驚疑不定的江楚寒,哈哈笑道:“其實這也是我劉澤清的意思。江老弟有所不知,閻應元現在還太年輕了,還需要多多磨練,所以才讓他擔任了一名百戶。若是在現在便給他做了軍中要職,如此年輕的年紀,這可不是在提拔他,而是在害他了。”
明朝軍隊編制實行“衛所制”。軍隊組織有衛、所兩級。一府設所,幾府設衛。衛設指揮使,統兵士五千六百人。衛下有千戶所(一千士兵),千戶所下設百戶所(一百士兵)。各府縣衛所歸各指揮使司都指揮使管轄,各都指揮使又歸中央五軍提督府管轄。如孫傳庭就是衛指揮使,劉澤清則是指揮僉事,介於千戶與衛指揮使之間。
而閻應元此刻在劉澤清的軍中,正是統領一百士兵的小小百戶,算是最下級的一名小小軍官,讓人聯想起閻應元被記入史冊的那場中華戰爭史上最慘烈最悲壯的千古名戰,沒有之一,不由得大跌眼鏡。
要知道,當時傳言,清兵過萬則無敵。當時的滿洲八旗,正處於上升期,無論是皇太極又或者是多爾袞,都是用兵的絕頂高手。袁崇煥、吳三桂等遼東守將以將近十倍於清兵的兵力尚且不能阻其入關,何況閻應元鎮守的只有四五百名士兵的江陰小城,餘者皆為義民。但江陰之戰卻成了清兵入關以來損兵損將最重的一戰,多爾袞調集了江淮、山東的大部分兵力和紅夷大炮,用自己清兵的屍體填滿護城河,填到差不多與城牆齊平時,才最終攻入江陰,然而清兵的噩夢遠未結束,閻應元率義民與清兵仍在拚死巷戰。七天後,至閻應元殺清兵殺得累得脫力被清兵抓獲時,江陰城內僅餘老幼活口共53人。
而劉澤清所說的意思,江楚寒聽在耳裡,也由不得江楚寒表示不正確。沒錯,再好的苗子也是需要經歷風雨而後成長的,眼下閻應元才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若真的提他做了千戶以上大將,恐怕這就不是在提拔他,而是在害他了。
放下心中的那片震驚,江楚寒望著場中騎著黑色烏稚馬的閻應元,忽然淡淡地微笑道:“劉將軍,孫將軍,這麼神勇的一名少年,如果我不褒獎他一番,簡直就是埋沒了人才啊。”
PS:百度百科---江陰八十一日。是指1645年夏江陰人民為抵制剃髮令,10萬江陰百姓在江陰典史: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等人領導下進行的鬥爭,因為前後長達81天之久,故被稱為“江陰八十一日”。此役,清軍折損三個王爺,大將十八名;參加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