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衛軍凝神待敵,沒有絲毫慌亂,更沒有鬆懈,人人瞪圓眼睛,打量著前方,只等敵軍進攻。
“咚咚!”驚天動地的戰鼓聲響起,只見一名全身持甲的戰士手執鼓槌,正在擂鼓,激勵士氣。
虎衛軍計程車氣本來就不錯,再有鼓聲響起,這氣勢陡然間大漲,一鼓戰意沖天而起。
“騎弓手,準備!”黃得功騎在馬背上,打量著前方,大聲下令。
一聲令下,兩百騎弓手立即嚴正以待,手持三石騎弓,準備放箭。只要黃得功一聲令下,就會矢齊發,殺他個落流水。
“放!”黃得功大聲下令,一聲吼,宛如雷霆。
“咻咻!”
破空聲大作,二分之一的箭手發射,一百枝箭矢,打破空氣的屏障,對著前方射去。
在戰場上,不能讓箭矢有間隙,一定要讓敵人一直處在箭雨的覆蓋之下,要不然的話,就是在給敵人機會。是以,黃得功把兩百騎弓手分成兩部分,一部上箭,一部分放箭,如此一來,就不會有間隙,敵人始終處在箭矢的打擊下,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古代中國擁有大量的強弓,這是中國古代獨步世界的利器,中國古代軍隊的遠端殺傷力相當可怕,在秦漢隋唐之際更是達到一個驚人的高度。可惜的是,明朝雖然擁有神臂弩這樣的利器,卻是用的不得其法。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表現,就是浪費戰機。每當臨戰之際,敵人發起衝鋒時,明軍是不是用神臂弩進行射擊,不是靠將領的準確判斷,而是等到敵人衝鋒得差不多了,用神臂弩試射一箭,若是一箭能夠穿透敵陣,再用神臂弩進行射殺。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浪費戰機,這一試射就是一箭的機會,更別說,還要穿透敵陣,這又有多少戰機?
每一種武器的使用,都是如此,由此可見明朝的戰機浪費有多嚴重了。
是以,明軍打仗,往往是“臨敵不過三四發”,敵人都衝到跟前了,進行短兵相接了。擁有強大的遠端武器,卻不能發揮出威力,要想明軍打勝仗,太強人所難了。
黃得功當然不會犯這種低階錯誤,他的指揮全憑判斷,若是連這距離都判斷不準,只能叫飯桶,浪費糧食的豬。
估摸著,敵人衝到三百三十步的距離了,黃得功就下令放箭,只見一張箭矢網出現在空中,密密麻麻的,對著敵人當頭罩下。落下之處,差不多在二百八十步,正好是騎弓手最有效殺傷的距離。
若是敵人用騎兵進行衝鋒的話,在三百三十步距離上放箭,等到箭矢撲來,敵人差不多已經衝到二百一十步了,判斷得很準確。
“放!”黃得功又是一聲令下,放過箭的箭手蹲下身,開始裝填箭矢。第二排的箭手開始放箭。第二排箭手放完箭,第三排的箭手接著放箭。第三排的箭手放完箭,第一排的箭手又放箭。
如此這般,週而復始,只見天空中的箭矢網一張接一張的出現,對著敵人就罩了下去,從不間斷。
一直到敵人衝到箭的射程範圍,黃得功這才大聲下令:“箭,準備!放!”
摘下弓,搭上箭,朝前射去。同時而來的還有純重甲騎兵,八百虎衛軍全部開弓射箭,這箭矢就更加密集了。若是在真正的戰場上,在如此密集的箭雨面前,敵人一定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虎衛軍人人都要會射箭,要會騎馬,要會搏殺,如此距離,正是弓箭的有效範圍,誰也不甘落後,一陣箭雨過去,地上密密麻麻,到處都是箭矢,乍一看去,很是壯觀。
“馬槊,準備迎敵!”黃得功適時下令,騎弓手收了箭,端著馬槊,準備衝鋒。
八百虎衛軍排成一排,端著馬槊,就象一道槊牆,看上去,很是駭人。馬槊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就象猛虎的利爪,隨時準備出擊。
看看差不多了,黃得功再次下令:“霹靂彈,準備!”
騎弓手們立即收了箭,握著霹靂彈,準備投擲。
“扔!”黃得功一聲令下,只見不計其數的霹靂彈織成一張巨網,對著前面扔去。
“砰!砰!砰!”
一聲接一聲的巨響傳來,一團接一團的火光閃現,沙飛石,塵土飛揚,好不駭人。
如今使用的霹靂彈,是江楚寒特地交給翰林學士院圖紙製造的霹靂彈,經過翰林學士院的改良,不再用點火的方式了,而是使了自動擊發裝備,與現代的炸彈沒多大差別。更重要的是,火-藥-的-配-方已經是使用威力最大的了,這一爆炸,響聲更大,威力更是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