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監督小組即可。”
“朝廷不派官吏管轄,那誰去管?”有人提出了異議。
“朝廷決定委任各處工廠德高望重,能力過硬的大工匠管轄,並且按照朝廷的規定,授予其相應的品級,享受相應的待遇。”
這一次的事件也是讓陳子昂這位皇帝認識的,外行領導內行是不行的。
楊安澤等總管是朝廷的官吏,他們對於火藥的製造,兵器的製造等一竅不通。
他們駐守在兵工廠內,除了貪腐錢糧,剋扣欺壓工匠外,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
所以陳子昂決定改變這一狀態,廢除了官吏直接管工匠的做法,而是從工匠內部提拔德高望重,技術過硬的人擔任管理。
這樣就能夠形成一個內行管理內行的制度,避免因為外行人屁都不懂而擾亂正常的生產研發。
對於提拔起來的那些大工匠,朝廷也會授予與官吏同等級的一個級別,享受相應的待遇。
“朝廷除了提高大工匠的待遇外,其餘所有級別的工匠待遇,一律不得低於同級別的官吏。”
朝廷之所以這麼大大的提高工匠的待遇和地位,除了防止出現新的叛逃外,還是想要進一步的吸引各類工匠人才,為帝國的強大而添磚加瓦。
“為此,朝廷決定第七兵工廠的總管藍文耀,擢升為帝國兵部後勤裝備司的司長,主管後勤裝備的生產和研發。”
第七兵工廠的總管藍文耀當初也是工匠出身,並且與馬勁等人一起,研發出了百發弩,箭櫃等一系列的兵器。
當時陳子昂特批他擔任第七兵工廠的總管的,他也不負所望,不斷的研發型的武器。
這一次因為五號兵工廠的事件,讓陳子昂意識到,必須要讓內行管理內行。
所以藍文耀這位工匠出身的人,直接被擢拔到了兵部後勤裝備司司長的位置。
看到藍文耀從小小的兵工廠總管一躍成為朝廷的高階官吏,茶客們也都為陳子昂的英明決定喝彩。
“為了懲治貪腐,形成外部監督,朝廷頒發命令,即日起,凡是向錦衣衛檢舉各級官吏貪腐,核查屬實者,檢舉人將會受到所揭發官吏家產的三成嘉獎。”
這也就意味著,以後人人可以檢舉官吏的貪腐,一旦檢舉成功,將會獲得貪腐官吏三成家產的獎賞,頓時讓許多人激動了起來。
朝廷先前也成立的監察院和監督委員會,不過他們的人數太少,雖然抓了一些貪腐的官吏,可是不可能全覆蓋。
這一次五號兵工廠暴露出來的事情就是冰山一角,那就是遠東帝國的官吏已經有了一個官僚享樂主義的趨勢。
陳子昂知曉想要徹底的遏制住這一股歪風邪氣,必須要發動最廣大的百姓參與其中,而不只能僅僅的依靠某一個部門。
只有無數的人參與監督的話,那麼那些貪腐享樂的人才會有所忌憚,因為成百上千雙眼睛盯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