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在第9營搞了一個擂臺選將,透過公開的遴選,用拳頭說話,雖然看似粗暴,卻得到了所有軍兵的一致擁護。
這些遴選出來的人直接被任命為了各級軍官,士兵們也都沒有任何的牴觸情緒。
在這個征戰殺伐的年月裡,士兵們也是願意跟著一名實力強悍的軍官的,因為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自己的生存機率,也更容易打勝仗。
沒有人願意跟著一個酒囊飯袋去送死的,所以陳子昂任命的這些實力強悍軍官,得到了普通士兵的接受。
陳儒親臨清河軍第9營觀看了擂臺選將的過程,對於陳子昂的這一套簡單有效的選將方式很感興趣。
“擂臺比武雖然能夠選出一些能打仗的悍將,但是此舉卻有一些缺陷,悍將戰場搏殺尚可,但是行軍排程一竅不通,恐怕會影響打仗的?”
副帥陳儒在擂臺賽結束後,也是找到了陳子昂,詢問了一些他比較關切的問題。
陳儒不愧是清河軍的副帥,所問的問題也是一針見血的,直接說出了陳子昂這麼選拔軍將的缺陷。
“那些落選的軍官我已經將他們編組為軍將隊,他們雖然不擅長衝鋒陷陣,但是他們原本能夠成為千人將,百人將,有擅長管理糧草的,也有擅長聚攏人心的,我將會對他們進行一番訓練,分配到合適的位置上去,輔佐各級主將。”
面對副帥陳儒的這個問題,陳子昂早就有了想法啊,所以和盤托出,讓陳儒也是不由的豎起了大拇指。
軍將隊可是陳子昂當預備軍官培養的,一旦別的地方有空缺,那麼他們就能夠快速的頂替上去。
與此同時,陳子昂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以後要進行各級軍將的輪訓,以提高他們各自的作戰指揮能力。
副帥陳儒又詢問了陳子昂一些問題後,這才心滿意足的離開,不過他並沒有回自己的副帥大帳,而是直接去了大帥張大元那裡。
誰也不知道副帥陳儒和大帥張大元徹夜商談了一些什麼,但是第二天一大早清河軍統帥部就下達了命令,各營仿效清河軍第9營進行擂臺選將。
統帥部這麼做也是無奈之舉,因為他們為了籠絡來投的各路義軍,封了太多的官了。
現在導致的結果就是,各營的軍官太多,指揮系統龐雜混亂。
現在看到第9營透過這種方式理順了指揮系統,統帥部自然有樣學樣。
當然了,陳子昂的第9營那可是真正的公開遴選各級軍將,但是其餘各營就不那麼透明公開化了,執行的也有一些放水,許多有關係有背景的,不需要比試,直接進入下一輪,所以效果也沒第9營好。
整個清河軍在進行擂臺比試遴選各級指揮官的時候,陳子昂又開始了對第9營大刀闊斧的改革。
第9營的人數有五千多人,但是良莠不齊,很多都是拖家帶口的。
陳子昂需要的是一支嗷嗷叫的虎狼之師,而不是帶著一群老弱婦孺上戰場。
所以陳子昂經過了一上午重新的登記造冊,將青壯和老弱婦孺分開了。
經過了最終的統計,他們第9營能夠作戰計程車兵僅僅兩千人,另外的三千都是老弱婦孺,屬於這些士兵的家屬。
陳子昂將兩千士兵編組為了兩個戰兵千人隊,算是他們第9營的主要作戰力量。
另外的三千家屬,陳子昂也按照軍制編為了三個後勤千人隊,同時任命了各級軍官管理。
這三千家屬是沒有辦法上陣殺敵的,一旦作戰的話反而是一個很大的累贅。
但是他們卻不能不管,因為這些都是士兵的家屬,要是不管的話,士兵就得譁變。
“從今天開始,兩個戰兵千人隊主要的任務就是行軍作戰,所有一切後勤,運輸,看管物資等等全部交給後勤千人隊。”
陳子昂對戰兵隊和後勤隊進行了職能的劃分,讓他們能夠各司其職。
“戰兵隊營區和後勤隊營區分開,沒有軍令,戰兵不得擅自到後勤隊營區去。”
“戰兵戰場陣亡,家屬由第9營負責照顧,給予撫卹。”
“戰場繳獲允許士兵留三成,另外七成上交,同時第9營建立軍餉制度,每一名戰兵每月50枚銅幣,後勤兵每月20枚銅幣,戰功者另有嘉獎。”
雖然陳子昂改變了戰場繳獲歸個人的制度,但是卻建立了軍餉制度,保證了不打仗的時候,每一名士兵和家屬的用度,倒也贏得了支援。
現在整個第9營都是由陳子昂一個人說了算,因此他迅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