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建設

秦安建議清河軍放棄已經被焚燬的遠東王朝王都,而是另擇地址修建一座城市。

而秦安選擇的地方則是在京畿行省靠近河中行省的一片開闊地。

這裡方圓百里都是大片荒蕪的土地,除了零星的小城鎮外,沒有特別大的城市。

陳子昂也充分的考慮了秦安的建議,並且徵詢了眾將的意見。

李朗等人行軍打仗在行,可是對於城市的建設與規劃確實門外漢,所以也沒亂髮表意見,而是覺得無論怎麼樣,他們都堅決的支援陳子昂。

在經過了一番討論後,陳子昂最終也是採納了中央政務總長秦安的意見。

陳子昂採納秦安的意見也是有自己的考慮的,因為與其去接收一個爛攤子,不如另起爐灶,反而容易許多。

他們要接管遠東王都的話,而王都人口眾多,房屋焚燬無數,他們與其說是去接管,不如說是去救災的。

而且他們要是將云溪府的大本營移駐到王都的話,勢必也會成為各方勢力的眼中釘肉中刺,會更加的仇視他們,特別是龍天等叛軍勢力。

王都現在聚集的人口依然眾多,其中肯定隱藏著不少敵人,一旦大本營移駐在哪裡,等於將自己置身於危險之中。

但是陳子昂他們另起爐灶的話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反而做事沒有那麼多的束縛。

而且在新的選址地點,向東則是可以進河中,蘭滄,河東等地。

向北則是可以去平陽行省,五原行省,向南則是河西,魯陽,向西則是京畿行省,清河行省。

總的而言,新的選址地點一旦確立後,按照秦安的想法,以後修建幾條貫通南北的直道,將會極大的增強對各地的掌控力。

雖然新的選址暫時是中央政務府的駐地,可是隨著現在戰略的北移,大本營繼續的放在江北行省的話,距離也太過於遙遠,不方便掌控全域性。

所以陳子昂決定,新的地址不僅僅是中央政務府的駐地,而且是清河軍大本營的所在地。

現在的云溪大本營將會陸續的北移到新的大本營所在地,以加強對新佔領區的掌控。

陳子昂他們也算是一股新的勢力,所以各方面的效率那也是特別的高。

隨著陳子昂的一聲令下,在京畿行省靠近河中行省的江城縣則是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建設熱潮,讓這裡演變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工地。

建設的圖紙是陳子昂親自設計的,在他的設計中,這一座新的城市將會是一座超級大城,可容納至少一百萬人口。

城市將會分為外城,內城和大本營三級,整個格局也呈現出四四方方的田字形。

因為戰亂的緣故,導致成千上萬的百姓淪為了無家可歸的難民。

倘若是單一的對這些難民進行救濟的話,對清河軍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負擔。

因此這一次陳子昂他們依然採取的是以工代賑的方式,凡是到新城幹活的,清河軍一律管飯。

到處都在打仗,到處都是土匪流寇,百姓們在水深火熱中掙扎,突然聽到一個幹活就有飯吃的地方,自然是蜂擁前往。

僅僅幾天的時間,中央政務總長,新城建設的總指揮秦安就編組了一百多個旗營的建設隊伍。

為了方便對這些以工代賑的難民進行管理,秦安也是採取了清河軍的軍制,將他們劃分為一個個旗營。

而且這些旗營又單獨的分為青壯旗營,壯婦旗營,兒童旗營等不同的型別。

然後又根據他們的具體情況,然後再分配具體的工作,要麼燒火做飯,要麼開窯燒磚,要麼砍樹伐料或者修橋鋪路。

有了陳子昂的圖紙,再有秦安這位建設指揮官的統籌排程,雖然以工代賑的建設工地上人數不斷的增加,但是一切都是有條不紊的進行。

可是因為難民太多了,導致整個新城工地上都是人滿為患。

最終在秦安的建議下,陳子昂不得不再次的啟動了一個西直道的專案。

西直道的專案則是以新城為,沿著原本的遠東朝廷行省公路為基礎,修建一條連線京畿行省,清河行省,西部行省的大通道。

按照陳子昂的要求,這一條西直道的標準將是四駕馬車可以並駕齊驅,並且夯實基礎,對於道路的寬厚都有嚴格的要求。

這一條西直道一旦修建完成的話,那麼清河軍將會極大的增強對西部和西南地區的掌控。

隨著清河軍啟動新城的修建和西直道的修建,讓因為戰亂而流離失所的數以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