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餘名叛軍的騎兵被團團的圍困,面對近兩萬精銳清河軍的絞殺,戰鬥一直持續到天黑。
最終僅有千餘名叛軍騎兵狼狽不堪的向南逃遁,其餘的叛軍騎兵皆被清河軍當場戰場。
戰鬥結束,戰場上屍橫遍野流血漂櫓,到處都是折斷的兵器傾覆的旗幟。
看到那層層疊疊的戰馬和敵人的屍體,挺進縱隊指揮官李長青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他們死裡求生,冒著極大的風險創造條件伏殺了萬餘叛軍騎兵,能夠取得如此勝利,也算是僥倖。
倘若是還有別的辦法的話,李長青絕對不會帶著麾下的弟兄冒如此大的風險。
因為在這地形平坦的地區,一旦他們的任何佈置出現疏漏,那麼叛軍騎兵的反撲就有可能導致另一種結果。
到時候他這兩萬弟兄估計會一戰而沒,好在他們的運氣不錯,伏殺了這萬餘叛軍騎兵。
幕僚長周寒戰鬥的時候同樣是萬分的緊張,畢竟步兵對陣騎兵,特別是在這種地形,一向都是步兵被屠戮的份。
而他們現在卻擊敗了叛軍的騎兵,對於他們而言,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勝利那麼簡單,也是開創了在地形平坦地區伏擊騎兵的先例了。
當然這一種伏擊卻是不容易被複制了,這一片曠野到處都是茂盛的草木,這才是他們伏擊的關鍵。
倘若叛軍稍微驚醒一些,派出斥候騎兵查探的話,說不定他們伏擊不成,反被全殲。
好在叛軍也是一路急行軍追擊,壓根就沒時間派出斥候在前邊探查,這才讓他們鑽了空子。
伏殺了萬餘叛軍的騎兵,李長青他們自身也是折損了千餘名弟兄。
這些弟兄的屍骸自然是沒有辦法帶走的,按照他們清河軍的慣例,就地火花後,他們帶走了骨灰盒。
戰鬥導致叛軍騎兵戰馬的損失比較大,許多戰馬都在殘酷的戰鬥中死亡了。
最終李長青他們繳獲能用的戰馬有兩千五百多匹,而死亡的戰馬也給他們提供了大量的肉食。
在打掃完戰場後已經是後半夜了,李長青他們也是累的不行。
從抓住的叛軍傷兵得知,叛軍的騎兵就這麼一路,這才讓李長青他們放下了心。
他們休息到天亮後,顧不得渾身的痠痛疲憊,李長青他們再次的開始了向北行軍。
這一次有了兩千多匹戰馬幫著拖運物資和傷兵,倒是讓他們的速度快了不少。
第二天的清晨,他們這一路渾身血跡斑斑的軍隊穿過了邊界的集鎮,進入了白山行省境內。
白山行省境內因為有南北走向的白山山脈而得名,其分支餘脈無數,導致白山行省境內多山川河谷。
白山行省境內的城鎮也大多數依依山傍水修建在河谷地帶。
李長青他們進入了白山行省後,迅速的與當地的遠東商會的取得了聯絡。
李長青他們因為在離開河中行省後突然地改道,打亂了原本的計劃,因此繞了遠路。
看到李長青他們遲遲的沒有按照約定的時間抵達白山行省,讓這裡的遠東商會負責人也是焦急不已,不斷的派人去平陽行省境內打探訊息。
可是在交通閉塞道路難行,資訊傳遞很慢的年代,要想短時間內找到這麼一支軍隊,可以說是難如登天。
白山行省的遠東商會負責人一度以為李長青他們在某個地方全軍覆沒了。
畢竟他們這麼一路大軍要穿過敵佔區,可以說是兇險萬分的。
可是他們不知道的是,李長青他們卻在蘭滄行省那邊鬧了一個天翻地覆,還打了好幾場勝仗,耍得當地的敵人團團轉。
直到李長青他們進入白山行省境內,叛軍大本營都沒搞清楚李長青他們的身份。
特別是當叛軍皇帝龍天的親衛騎兵部隊也被殺得幾乎全軍覆沒的時候,也是讓他震驚不已,緊急的從前線的北方軍中抽調了數萬騎兵去蘭滄行省搜捕這一支敵人。
畢竟這一支敵人打著禁衛軍的旗號,一旦他們在蘭滄行省站穩腳跟的話,勢必會威脅他們的大後方的。
北方軍的騎兵戰鬥力那自然是不必說,他們馬不停蹄的趕赴到了蘭滄行省,對可能藏匿敵人各府縣進行了大規模的搜尋。
鎮東軍也抽調了許多步兵部隊投入到了封鎖搜尋行動中,可是讓他們失望的是,最終沒有找到這一股敵人的蹤跡。
搜尋部隊報告,這一股敵人可能進入了白山行省境內,可是白山行省境內的形勢更加錯綜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