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靖統帥的八萬南方軍中路部隊浩浩蕩蕩的一路攻城拔寨,僅僅數日就有三十多個城鎮落入了他們手中,戰線向前推進了三百餘里。
袁傑麾下的清河軍第二兵團各旗營也輪番的出擊,對南方軍主力進行襲擾作戰。
清河軍各旗營時而對南方軍前鋒部隊設伏,時而攻擊他們的運糧隊,將糧草付之一炬後揚長而去。
一些清河軍的弓兵躲避在森林裡,小道旁的濃密灌木叢內,時不時的放著冷箭,給南方軍每日都造成不少的傷亡。
面對清河軍頻繁的襲擾,南方軍各級將領們都是恨得牙癢癢,恨不得將清河軍抓去活剝了。
可是清河軍向來都是神出鬼沒的,而且他們藉助輿論宣傳的攻勢,將南方軍塑造成為了劫掠燒殺的形象,清河軍則是成為了保他們的家園勇士,加之清河軍的一些小恩小惠,所以贏得了各城鎮百姓的幫助掩護。
百姓成為了清河軍的耳目和眼線,源源不斷的將南方軍的一舉一動報告給清河軍。
南方軍雖然有斥候輕騎在活動,但是相對於清河軍而言,他們所得到的有效情報則是少的多。
雖然面對清河軍的頻繁襲擾,但是南方軍中路統帥羅靖則是相當的淡定。
他覺得清河軍襲擊的越是頻繁,越說明清河軍的在中路的兵力空虛,他們就越可以肆無忌憚的前進。
北路的南方軍徐亮所部被清河軍打了一記悶棍後就不敢繼續前進了,當起了縮頭烏龜。
雖然鎮南大將軍羅明元多次派人催促徐亮率部前進,尋找清河軍的主力決戰。
可是每一次徐亮白天帶人大張旗鼓的開拔,晚上又偷偷的溜回了堅固的城池內,以至於中路軍推進了三百餘里,北路軍幾乎還是在原地打轉。
面對徐亮陽奉陰違的行為,鎮南大將軍羅明元也是相當的惱火。
可是徐亮並不是他的嫡系部隊,而且第一兵團對徐亮也是言聽計從。
他要是撤掉徐亮這個兵團長的話,不僅僅得罪人,還是指揮不動第一兵團,會讓其餘部隊將領寒心,不利於團結。
所以羅明元也只能暗自的記下這一筆賬,決定等戰後再收拾徐亮這個不聽使喚的將領。
南路的南方軍穩紮穩打,雖然也遭遇到來一些小規模的抵抗,不過他們也佔領了十多座城鎮,羅明元倒也沒有催他們,只要他們牽制一部分清河軍即可。
南方軍分三路齊頭並進,除了北路因為折損了萬餘人成了縮頭烏龜外,另外兩路都是頗為順利。
南方軍一路攻城拔寨,清河軍第二兵團的旗團長們一直在後退,剛開始還坐的住,可是後來就坐不住了。
因為照著這個形式發展下去的話,恐怕還沒擊敗南方軍,他們就又要丟掉一兩個府,到時候不好給陳子昂交差。
“南方軍戰線拉的越長,對於我們而言,越是有利,暫時的丟掉一些城鎮算不得什麼損失。”
相對於急得宛如熱鍋上螞蟻的旗團長們,兵團長袁傑則是相當的淡定。
“南方軍每佔領一個城鎮,他們縱使留下最低限度的兵力守衛,也至少需要五百兵力。”
“他們佔領了城鎮越多,那麼他們機動兵力越少,對於決戰而言,於我們越是有利。”
“而且南方軍的戰線拉長,意味著他們的補給線也拉長,我們在敵後還有不少小股隊伍活動,他們襲擊他們補給線,又能牽制一部分南方軍。”
的確如同清河軍第二兵團長袁傑所分析的那樣,南方軍中路主力部隊一路推進三百里,他們需要分兵守衛各處城鎮,以確保身後的安全。
現在羅靖麾下實際上能夠調動上陣的僅有五萬餘人了,另外的三萬多兵力幾乎都分散在了佔領區,成為了守備力量。
羅靖自然還沒有意識到這才是清河軍兵團長袁傑的陽謀,堂堂正正的削弱他們主力的實力,為大決戰創造條件。
四月一個薄霧瀰漫的清晨,羅靖率領的中路大軍推進到了藍河平原。
藍河平原是江南行省西部地區面積最大的平原,這裡土地肥沃,城鎮眾多,是江南行省中西部的交界地區。
大軍離開了丘陵地區,進入藍河平原後,視野也變得開闊了起來。
整肅的大軍在薄霧中行進,若隱若現宛如一條蜿蜒的長龍,讓人看不真切。
羅靖這位少將軍看著周圍大片長滿莊稼的田地,心情也是格外的舒暢。
因為當另外兩路進攻部隊在磨磨蹭蹭的時候,他已經率領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