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行省各大家族明裡暗裡支援南方軍對抗清河軍,而後又統領糾集的匪徒對抗清河軍。
在清河軍的鐵血手腕下,江南行省各大家族遭遇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吳家少主吳峰僥倖的逃出了江南行省,可也自此對清河軍恨之入骨,恨不得將清河軍挫骨揚灰,以發洩心頭之憤。
吳峰逃到了東江行省泗水府,原本是想求助鎮南大將軍羅明元。
可是隨著吳家遭遇毀滅性的打擊,導致鎮南大將軍羅明元也對吳峰這個少主的態度發生了相應的轉變。
吳峰在鎮南大將軍羅明元這裡碰了一鼻子的灰,同時在南方軍其餘將領哪裡也吃了閉門羹。
家族遭遇毀滅性打擊,現在又遭遇到了如此巨大的待遇落差,以至於吳峰也變得極端了起來,將南方軍也跟著恨了起來。
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吳峰一氣之下,決定去雲山行省投靠現在實力遭遇到了重創的叛軍將領楊昊。
滿腔悲憤的吳峰在一個薄霧瀰漫的清晨悄無聲息的離開了東江行省泗水府,任何人都沒告訴。
而鎮南大將軍羅明元對於吳峰這個沒落的吳家少主,也沒多少關注。
因為泗水府地處於靠近同清河軍作戰的前線,所以吳峰的消失並沒有引起任何的波瀾,無論是官兵還是百姓,討論最多的還是同清河軍的戰事。
現在鎮南大將軍已經雖然明面上還在同清河軍在距離泗水府不遠的通山府地區進攻爭奪。
實際上羅明元已經派出了兩路大軍,試圖從北邊的新門府和南方的江安府展開攻擊,然後迂迴包抄正面的清河軍。
因為清河軍和南方軍在東江行省和江南行省交界地區對峙攻殺,以至於這一片地區充斥著肅殺的氣氛。
南方軍的主力部隊在東江行省和江南行省交界地區廝殺攻伐的同時,在雲山行省境內,南方軍的部隊同樣也沒閒著。
留守雲山行省的南方軍將軍宋玉,也率領部隊在雲山行省境內,繼續的清剿叛軍將領楊昊所部。
楊昊的主力精銳均已經在上一次的戰鬥中損失殆盡了,現在脅裹的均是百姓青壯等人。
現在楊昊所部雖然兵力一度高達五六萬餘人,可是實際上他們的戰鬥力相當的孱弱。
楊昊殺伐果斷,可是奈何手底下的部隊戰鬥力宛如烏合之眾,在同南方軍正規軍的戰鬥中,往往是敗多勝少。
畢竟南方軍的部隊在經過了一系列的戰鬥後,經過了戰火的淬鍊,戰鬥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楊昊的叛軍部隊在同南方軍的戰鬥中處於下風,要不是楊昊作戰靈活的話,他已經遭遇了再次的失敗。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楊昊的部隊暫時不是南方軍將軍宋玉的對手,可是山裡的清河軍已經衝出來了。
趁著南方軍在對楊昊圍追堵截的時候,清河軍大帥陳儒率部衝出了大山,迅速的攻佔了平永府等地,而且呈席捲各府縣之勢。
南方軍將軍宋玉眼看著清河軍四處攻殺,他不得不分兵去攻打清河軍,這才給了叛軍統領楊昊以喘息之機。
當清河軍主力和南方軍主力在東江行省和江南行省交界地區廝殺的時候。
在雲山行省境內,陳儒率領的清河軍,楊昊的叛軍,宋玉的南方軍三股勢力彼此也是水火不相容,攻殺不休,以至於烽煙滾滾,雲山行省成為了戰場。
在雲山行省境內的三股勢力中,以宋玉統領的南方軍勢力最強,其次則是楊昊的叛軍,陳儒統領的清河軍。
陳儒統領的清河軍以平永府為中心,朝著四周展開了進攻,現在已經佔領了兩個府,八個縣的地盤了,實力也在迅速的恢復著。
清河軍的各個軍團中,以最先攻佔平永府的羅大剛第五軍團實力最為強大。
羅大剛的第五軍團攻陷了平永府,繳獲了大量的糧草和武器裝備。
羅大剛則是以繳獲的武器裝備和糧草為基礎,大肆的招兵買馬,以擴充實力。
短短的時間內,羅大剛的第五軍團現在兵力已經擴充到了五萬餘人,控制著一個府,四個縣,幾乎是清河軍控制區的多半了。
相對於羅大剛的第五軍團而言,另外的幾個軍團則是受限了糧草和兵器的侷限,實力則是孱弱了許多。
因為他們控制區內的流民和人口數量就那麼多,大多數的都被佔了先手的羅大剛給招募去了,導致其餘幾個軍團雖然向外發展,後續也自己搞到了一些糧草,可是卻沒兵源了。
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