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以對叛軍形成有效的制衡了。
而叛軍攻佔這些府縣只不過是一個時間的問題,所以朝廷將會徹底的失去這一個重要的產糧要地。
叛軍以雷霆之勢消滅了南王羅靖所屬的部隊,佔領了東江行省首府,訊息傳開後,東江行省震動。
特別是那些原南方軍的將領們,他們見識到了叛軍的強大,也都紛紛的開始思索退路。
當楊昊率領的軍隊四處出擊,對這些南方軍佔領的地區進行攻擊的時候,南方軍均是望風而降。
畢竟對於南方軍而言,楊昊代表的是平陽行省皇帝,也算是有皇室血脈的。
而他們倘若是要投降清河軍的話,他們就會立即揹負著賊軍的罵名。
正是因為他們想要一個好的名聲,因此他們情願投降楊昊的叛軍,也不願意投降清河軍。
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選擇投降叛軍,還有一些南方軍將領在王成的勸說下,歸附到了清河軍的陣營裡。
南王羅靖被斬殺,四分五裂的南方軍也都紛紛的歸屬叛軍或者清河軍,各自的選邊站隊。
而遠東王朝鎮守南部地區的南方軍自此也宣告徹底的名存實亡了。
因為他們雖然番號還在,但是他們已經沒有統帥和軍隊了。
隨著南方軍的覆滅,隸屬於南方軍指揮的那些民軍更是惶惶不可終日,也是紛紛的投靠雙方陣營。
因此在東江行省境內,形成了清河軍和叛軍兩強相爭的局面。
清河軍有兩個野戰軍團,他們又收編了一大批南方軍和民軍部隊,這些人也有十七萬餘人,總的兵力加起來有近三十萬。
而楊昊統領的叛軍吸收了大部分的南方軍,加之他們大量的脅裹青壯百姓,所以他們的兵力高達六十萬。
清河軍訓練有素,戰鬥力強勁,可是面對兵強馬壯的叛軍部隊,也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而清河軍想要佔領東江行省,勢必要和楊昊所屬的叛軍部隊有一場慘烈的惡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