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所提出的以工代賑,修灌溉水渠,築路等措施,贏得了秦安等人的一致同意。
因為透過這種以工代賑的方式,不僅僅可以讓流民有飯吃,有工錢拿,而且還將極大的改善云溪府的基礎設施。
最為重要的是,陳子昂讓云溪政務府牽頭成立一些商行,然後組織那些鄉紳財主也積極的投錢參與。
這等於是讓那些鄉紳財主從一般的小農財主向商人進行轉變,而他們以後將會是云溪府境內商業貿易的主角。
這些鄉紳財主一輩子守著他們的土地,縱使有了錢財,要麼就是放在地窖裡發黴,要麼就是繼續的去買地。
鄉紳財主的不斷的獲得更多的土地,擁有了一些固定的資產,可是百姓的土地卻越來越少。
但是這些固定土地資產也進一步的限制了鄉紳財主們的發展,一輩子也就只能當一個鄉下財主。
現在陳子昂的一系列政策,讓鄉紳財主的死錢變成活錢,也會啟用云溪府的商業貿易。
諸如現在吳家堡的吳振瑞,靠著云溪府提供的支援,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就建立了一個小型的養豬場,從各處收購了一百多頭小豬開始試養了。
這還是吳振瑞膽子太小的緣故,另外一位鄉紳的膽子就挺大,他投資開辦了養雞場,孵化出來的小雞數量已經達到了七八萬只。
而且他的養雞場已經提前得到了清河軍的購買訂單,只要這些小雞長大,立馬就能變成錢。
他不僅僅投資辦了養雞場,還以投資入股的方式,參與到了好幾個政務府牽頭的商行中,比大多數的鄉紳都更有冒險主義。
清河軍鼓勵商業經濟,因為這不僅僅是以後稅收的主要來源,而且也避免了有錢人去買土地,同百姓徵土地的這麼一個惡性迴圈。
“將軍,在您的號召下,我們云溪府已經陸續的成立了三十多家商行,加上原有的各種店鋪,城內主幹道兩側的房屋都不夠用了,聽說價格都漲了一番呢。”
隨著陳子昂他們鼓勵工商貿易,許多精明的財主順勢的投入到了這一股轟轟烈烈的經商潮流中。
因為他們已經沒有了土地,他們必須想辦法去多掙錢,加上陳子昂他們的引導,自然就形成了基礎的商業經濟。
只不過現在他們所涉及的大多數都是吃穿住行這些方面,而諸如礦產冶煉,兵器製造等他們還沒那個能力,也想不到,還需要陳子昂他們進一步的引導。
陳子昂自然也清楚城內的變化,他們剛進城那會,城內死氣沉沉的,諾大的一個府城,僅有零星的二十多家小商鋪,其餘大多數都是居民區。
但是現在隨著陳子昂他們的引導,城內已經有了兩百多家店鋪,吃穿住行錢莊等應有盡有。
休假的清河軍士兵入了城後,也能夠購買到生活所需的一些東西了,讓城內變得熱鬧了起來。
“現在城內變得熱鬧了,可是隨著各行各業的商鋪,商行的開業成立,對於怎麼收取商稅,由誰收取,還請將軍示下。”
以前朝廷管轄云溪府的時候,因為商鋪商行少,而且都是按照定額收稅的。
只要是商鋪商行,也不管你營業額多少,掙不掙錢,反正每月要上交固定的稅錢,同時也要拿出一部分孝敬各級官吏和那些魑魅魍魎。
有官吏撐腰的布莊,青樓,鏢局等,每月上交幾個銀幣的稅錢,而那些販賣瓜果蔬菜的小販,也得上交幾個銀幣的稅錢,這種固定的稅收,雖然收起來方便,卻是極其的不合理的。
陳子昂在鼓勵工商業和自由貿易之初,就要求秦安他們廢除這種定額收取稅錢的辦法,重新的釐定新的商稅。
可是秦安他們受到了固定思維的侷限,想了半晌,也沒拿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出來,不得不再次的向陳子昂請教。
“我建議成立一個單獨的商科,專門負責管理工商業。”
陳子昂並沒有責怪秦安,畢竟他短時間內讓云溪府變成現在這個模樣,功不可沒。
“商科?”
“對,商科專門負責制定一些工商業的規矩,所有商行和店鋪都得遵守規矩。”
“比如在我云溪府境內經商的人,不僅僅要在政務府商科登記造冊,而且商科也得給他們發放准許經商的牌照,讓他們掛在最現眼的位置。”
“這個好辦,不就是制定一塊牌子嘛,現在難的是怎麼收稅,按照將軍您說的,我們要依據按照他們的營業額收稅。”
“可是我們總不能挨家去清點他們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