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老皇帝枯槁的雙手顫顫巍巍的翻開奏章,內侍急忙的將幾盞宮燈放近了些,讓周圍變得亮堂了許多。
老皇帝睜開渾濁的雙眼,慢吞吞的閱讀著王虎臣的奏章,越看面色越沉。
特別是當他將隨著奏章一起呈送上來的那些訴狀翻看了後,面龐已經陰沉如水。
“王愛卿總算是沒有辜負朕的擢拔之恩。”
在看完王虎臣的奏章後,老皇帝也是感覺到了一絲絲的欣慰。
他當初提拔王虎臣等寒門子弟的時候,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遏制世家的權勢。
可是由寒門子弟組成的文官集團在同軍武世家的數次交鋒中都落敗了。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權勢和金錢的腐蝕下,這些文官集團組成的新權貴也逐漸的向軍武世家靠攏,讓皇帝大失所望。
唯有王虎臣這位左丞相一直戰戰兢兢的獨善其身,不同這些新的權貴和世家為伍,以至於成為了孤臣。
老皇帝的身體也虛弱不堪,面對如此局面,也是顯得力不從心了,只是希望維持現狀,讓太子將來去處理這些事情。
倘若是整個遠東王朝平平穩穩的倒也還好,太子透過潛移默化的手腕,慢慢的削弱世家的權力,十年二十年後,也能讓世家安分一些。
可是現在形勢已經超出了掌控,風起雲湧的起義軍讓一切出現了變數。
要是再慢慢的去削弱世家的話,恐怕世家還沒完蛋,整個遠東王朝就要完蛋了。
老皇帝也知道世家是遠東王朝身上的一顆毒瘤,必須要除去,否則的話,遠東王朝的血就會被他們吸乾。
可是他現在身體力不從心,而且手下的文官集團也和世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讓他沒有可用可信任之人。
因為一旦處理不好,手下的文官集團和世家聯手,到時候他們皇族恐怕是第一個倒下的。
現在王虎臣既然提出了要整肅朝綱,並且願意當這個衝鋒陷陣的人,老皇帝自然欣慰。
因為當初他將王虎臣這位寒門子弟一步步的提拔上來,目的就是遏制世家的。
只不過王虎臣卻沒有理解到老皇帝的一片苦心,只是兢兢業業的處理政務,不參與世家的事情,卻也不得罪世家。
現在王虎臣面對王朝的危局,不得不站出來當這個惡人,因為要是再拖延下去,遠東王朝就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