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凌行省,沁水河谷。
水草豐茂的河谷內,河水蜿蜒流淌,成群結隊的牛羊正在牧笛聲中,啃食著嫩綠的新草。
寬達幾十裡的沁水河谷周圍則是荒蕪的戈壁灘,磚石修築的堅固戍堡一直綿延到了遠處的地平線。
身穿制式皮甲的彪悍騎兵在河谷內遊蕩警戒,任何的風吹草動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
遠東王朝北方軍大營就位於沁水河谷中,那是一座磚石修築的雄偉大城,名為沁水城。
沁水城是遠東王朝北部邊境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抵達北方國家的一條重要貿易通道。
北部草原上的國家和部落的商隊經常沿著沁水河谷南下,他們攜帶的毛皮,馬匹,牛羊等貨物透過這裡輸送到王朝各行省。
而遠東王朝境內的無數鹽鐵以及其他貨物,則是透過這裡,販賣到寬闊無垠的草原去。
北方軍將大營紮在這裡的目的不言而喻,鎮守邊境的同時,也是想要獲得足夠的稅收。
為了養活北方軍,北部邊境的大凌行省,五原行省以及雲中行省的稅收均截留給了北方軍。
與此同時,遠東王朝南方地區的糧食則是透過漕運,源源不斷的運輸到北部邊境。
只不過隨著遠東王朝腹地各行省的起義此起彼伏,駐守邊境地區的北方軍的日子也愈加的不好過。
北部邊境三個行省人口稀少,土地也貧瘠,因此北方軍能夠收取的稅收有限,維持軍餉尚且不足。
北方軍的主要財源則是沁水城的貿易通道,這裡可以收取足夠的稅收。
因為在平常的日子,每日就有至少幾十支北上或者南下的商隊透過這裡,各種客棧酒樓連帶的各種生意,讓這裡變得繁華不已,稅收也高。
現在各處都是兵荒馬亂的,北部邊境地區也不太平,導致商隊減少,貿易減少,稅收也驟減。
加之遠東王朝腹地的各個行省也混亂不堪,直接影響到了漕運航道的安危。
北方軍的軍糧大部分都是南方運到北方的,現在道路時斷時續的,導致四十萬北方軍吃飯都快成問題了。
北方軍看似實力強大,可是他們現在卻面臨著內外交困的局面。
外邊有百萬狼騎兵虎視眈眈,內軍餉錢糧不足,駐守的三個行省也是受到朝堂剷除軍武世家的影響,變得頗為混亂。
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北方軍的處境變得艱難的時候,朝廷上又生出了亂子。
太子和四皇子在王都內刀兵相見,一夜間,無數的權臣貴族腦袋落地。
北方軍的任務是駐守北部邊境地區,主要的任務是對外防禦作戰,而不是對內作戰。
可是現在朝廷已經亂了,當太子的特使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趕赴北方軍駐地所在的沁水城的時候,北方軍就不得不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
沁水城,北方軍統帥部內,一名國字臉的中年人正依靠著太師椅上,揉著自己疲憊的太陽穴。
這名國字臉的中年人就是遠東王朝的鎮北大將軍,四十萬北方軍的統帥,李寇。
他剛接待完太子的特使,太子命令他即日起率領二十萬北方軍南下討伐叛逆。
為了籠絡這位北方軍的統帥,太子特意的給李寇加了一大堆的頭銜。
想到太子給他加封的那一大堆虛頭銜,鎮北大將軍李寇就忍不住的好笑,真當他李寇是三歲小孩嗎。
他李寇可不是那些年輕氣盛的少年郎,一些虛無的頭銜就讓他失了分寸。
他能夠統帥四十萬北方軍鎮守北部邊境,需要的是實實在在,摸得著,看得見的東西。
腳步聲響起,一名尖嘴猴腮的乾瘦中年人和一名劍眉星目的青年將軍踏步進入了肅穆莊嚴的大廳內。
“王都的特使安頓好了嗎?”
李寇睜開眼睛,開口詢問。
“回稟大將軍,已經安頓好了。”乾瘦中年人拱手說。
李寇叮囑說:“嚴密監視特使的一舉一動,有任何的異動,立即稟報給我。”
“大將軍放心,少將軍剛才已經吩咐了,我已經派了最得力的人手盯著呢。”乾瘦中年人指著旁邊的青年將領道。
“那就好。”
大將軍李寇點了點頭。
“你們說,我們要不要奉詔南下討伐四皇子?”
待到乾瘦的中年人和青年將領坐下後,李寇這才緩緩開口問。
乾瘦中年人乃是李寇這位鎮北大將軍的首席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