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八十三章 招賢

清河軍佔領了廬江府,迅速的恢復了城內的秩序,同時下令開倉放糧,賑濟窮苦百姓。

陳子昂他們早已經名聲在外,加之他們的軍隊進入廬江府後秋毫無犯。

百姓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清河軍的所作所為和傳聞中的一樣,因此他們的警惕性也放鬆了下來。

特別是一些窮苦百姓真的從清河軍的手裡領取到了救命的糧食,而且沒有受到任何的刁難,更加坐實了清河軍的好名聲。

一傳十,十傳百,不僅僅廬江府城內的百姓蜂擁的前往糧庫領取糧食,廬江府附近村鎮的百姓也都陸陸續續的直奔廬江府而來。

百姓在廬江府提督等人的壓榨剝削下,糧食不夠吃,只能用野菜米糠等混合著充飢。

現在他們領取到了陳子昂他們分發的糧食,一個個喜極而泣,對陳子昂他們感恩戴德。

“真是好人吶。”

“清河軍是天底下最好的軍隊,以前我們從沒見過給咱們老百姓發糧食的。”

清河軍的行為贏得了百姓的交口稱讚,百姓們也不躲在屋內了,紛紛的走出家門,廬江府又恢復了一些人氣。

清河軍在開倉放糧的同時,也同時在提督府的府衙開門審案,不僅僅審理陳年舊案,而且但凡有冤屈的百姓,都可以去伸冤。

一時間,整個提督府的府衙被擠得是水洩不通,百姓們遭受到了太多的欺壓冤屈,此刻宛如開閘的洪水一般,朝著清河軍傾訴。

陳子昂雖然組建了一個伸冤判案團隊,可是面對無數來告狀伸冤的百姓,人手依然捉襟見肘。

陳子昂的麾下不缺乏衝鋒陷陣的猛將,現在唯一缺少的則是能夠識文斷字的讀書人。

陳子昂他們雖然是在為百姓做事情,可是大多數的讀書人都是以朝廷為正統,並不願意屈尊為清河軍效力。

現在清河軍中的文武會已經組織了不少的學習班,教那些願意學習計程車兵讀書寫字,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

可是學習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積累,現在一些士兵雖然會認識少量的字,會寫自己的名字,可是距離真正的能夠處理政務,還任重道遠。

“將軍,我們的人手實在是不夠啊,急需人手。”

無論是接待那些伸冤告狀的百姓,還是丈量土地分給窮苦的百姓,都是需要識文斷字的人。

可是陳子昂一時間哪去找那麼多讀書人,而且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大多數都是家境優渥的。

但凡家境優渥的人,要麼是官吏家庭出身,要麼就是豪門大戶,算是陳子昂他們的對對陣營,想要他們幫助清河軍,可以說是難如登天。

迫不得已下,陳子昂不得不頒佈了招賢令,但凡覺得自己有才華,有能力的人,無論曾經什麼身份,都可以到清河軍接受考核,而後分配職務,為清河軍效力。

陳子昂為了提高招賢令的效果,特意的給出了豐厚的酬勞,足足的是普通軍官的三倍。

而且只要是有真才實學,並且能夠很好的完成清河軍交代的任務,那麼還會有額外的獎勵。

“將招賢令給我貼到所有顯眼的地方去。”

陳子昂親自擬定了招賢令後,旋即命令人將招賢令張貼了出去。

所謂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許多底層的讀書人原本想靠著功名走上仕途的,在沒有希望後,決定給清河軍效力。

可是現在朝廷被貪官汙吏把持著,沒有錢財開路,縱使有才華有能力的人,也很難出人頭地。

這就導致了現在廬江府境內有許多底層的讀書人看不到希望了出路。

現在清河軍如此有誠意的招賢納士,而且給出了豐厚的酬勞,自然讓許多底層的讀書人趨之如騖。

招賢令一出,僅僅兩日的功夫,就有一百多名讀書人透過了陳子昂的考核,當即任命了職務。

這些人在透過了考核後,提前領取到了陳子昂發放的酬勞,也是幹勁十足,很快就融入到了自己的角色中。

而且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廬江府人士,因為是讀書人,在百姓中也略有一些名聲的。

現在他們都為清河軍做事情了,自然也是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

因此當清河軍在廬江府樹起募兵的大旗的時候,許多青壯也都是主動地前來報名,願意成為清河軍的一份子。

陳子昂他們分糧分土地,同時招募兵員同時進行,因為有了先前的經驗,因此一切都井然有序。

而且隨著招賢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