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燈光照著看,但它是不透明的,看不出什麼影子。他用食指和拇指捏著檢查。信封內有薄紙,最多兩張:斯科特?布萊爾先生答應秘密出版這部小說。蘭道先生,如果您熱愛和平……請您刻不容緩地把它轉交給斯科特?布萊爾先生。只能交給斯科特?布萊爾先生。我完全相信您,把它交給您。信封的背面空白。

。。

墓掘(1)

1

大沙漠中,突兀著一個高120英尺、面積50英畝、巨皰似的沙丘。

這個沙丘叫馬迪克丘墟。它是人世間四千年廢墟的堆積。公元前各個時期的人類文明和野蠻的遺蹟,層層疊疊,如同砌牆一般埋在這裡。

薩比迪尼教授手舉陽傘坐在灰汙的敞篷汽車裡,眼望著這個丘墟出了神。

他是羅馬大學中東研究系主任,傑出的埃及學學者,第一流的正統地誌學權威。

然而他的聲譽並非在於考古。他長得酷似美國著名影星本·加扎拉,為此經常被人錯認。而他也常常以羅馬人的典型幽默,簽寫了許多個本·加扎拉的名字。

在薩比迪尼的將近30年的考古生涯中,他參加了無數次發掘,可是從來不會像發掘馬迪克丘墟這樣感到震驚。

他幾乎難以置信,自從馬迪克丘墟破土以來,5年時間已經過去了。5年前的夏天,薩比迪尼和他的S國同事加馬西博士還信心十足地認為,他們即將揭開傳說中的古希伯拉王國的秘密。

根據公元前3500年閃米特人的陶土片的記載,希伯拉王國的社會相當發達,文化科技到了非常先進的水平。時隔一千年的埃及人的羊皮書,則把希伯拉王國描繪成文化知識中心。《舊約》也曾提到希伯拉王國是希伯來人據以命名的先祖希伯的誕生之地。不過這個神秘王國的確切位置卻始終是個謎。

探覓希伯拉王國的第一條可靠線索是以典型的考古方式找到的。事情的發生純屬偶然。

1974年春,泰爾附近有個農夫在耕地時發現了一塊兩面刻著楔形文字的岩石。迄今為止,楔形文字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拼音文字。

薩比迪尼和他的女同事加布裡埃娜博士對那塊岩石進行了拍照和碳測試,確定其年代在公元前3500年和3400年之間。

回到羅馬後,女碑文專家加布裡埃娜開始費力地釋譯岩石上的楔形文字。她年齡不到35歲,可已是當今通曉中東古方言的四位大師之一。

數星期的艱苦勞動化為令人驚愕的結果。岩石上的楔形文字表明:希伯拉王國橫貫古代幾條貿易通道,在現今阿勒頗南部和大馬士革北部之間。

加布裡埃娜的高興很快就被氣餒所代替。因為薩比迪尼提醒她,這片區域範圍寬廣,需要探查的大小丘墟可說不計其數。

接下來薩比迪尼在大沙漠上不怕風吹日曬地勘探了兩年,最後確定馬迪克丘墟可能是希伯拉王國的遺址。這個丘墟的陡峭形狀,以及從中出土的大量青銅時代的陶土碎片,都是促使他作出判斷的關健因素。

選定發掘馬迪克丘墟意味著耗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要組織發掘隊,要籌集資金,要取得S政府的合作,要招募碑文專家、技師、繪圖員、建築師和專職文物人員。此外還要集合全部人馬,解決他們的運送和住宿問題。

1976年初秋,在加馬西博士的協助下,S政府終於批准了這次發掘。從經費上給予資助的除了羅馬大學外,還有民間組織國際金字塔協會。

一個類似法國外籍兵團要塞那樣的圍場建了起來。高大的白色水泥牆壁圍著一個個帳篷:臥室、工作室、餐室、製片室和醫務室。

1977年7月,一支發掘隊從西東方向挖進了馬迪克丘墟。在離墩峰40英尺的粘土亂石中,他們首次找到一項重要的文物:一座青銅時代的門樓。門樓拱樑上面的雕刻畫已經脫落,不過由於薩比迪尼的不倦努力,這幅雕刻畫復了原。復原後的畫面呈現公元前1600年的祝典場景。一隊身穿長袍的祭司和蓄著長鬚的武士,還有努比亞奴隸,手牽著牛羊,向迦南人的神像巴阿勒鞠躬。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墓掘(2)

發掘持續了幾個星期,然後在總技師的建議下,告一段落。那期工程的絕大部分時間用來清理隧洞,安裝照明,排除地下水。

到了發掘的第二期工程末,他們挖到了一間暗室,內含大批文物,一尊赫梯少女榜樣的金像;一個有翼長髯石獅;27件陶製品;還有一尊面目猙獰的青銅像,這是迦南人的邪神帕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