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入聖的這個智慧。是瞭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兩方面整個投入求證到的智慧。般若掌以此為名,並非無由。
身為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般若掌威力自然不容置喙,只是細細研究過後青奮卻發現,它簡直就是一個怪胎,和其他少林絕學放在一起,就好象白人的孩子放到了非洲一樣搶眼。
少林武學都有一個以禪限武的特點,武功越練到高處便需要越高深的佛法來化解自身戾氣,以免變成為殺而殺的失心瘋或者四肢癱瘓的廢人。這其中道理說白一點,就是以佛法為堤岸約束住中間的河流,只有堤壩建立得越牢靠,河流才能奔得越急。可般若掌卻是大相徑庭,初初看去好似依舊是堤壩與河流,但仔細想來,它卻是以武術為堤壩,以佛心為河流,整個一主從顛倒但這個顛倒卻正是青奮所需要的。
正因為平日裡武功太強,以武為主已經成了一種本能,稍稍一動念周身真氣便隨之執行。對敵時自然是大佔便宜,但當需要以武為輔的時候這卻成了莫大的障礙。想過很多方法都無從克服這一點,全沒想到被人抓起封了全身經脈卻是禍福相依,開啟了另一扇門的契機。
禪宗講究頓悟,明性之處抬眼即是白雲。青奮歷經多劫而沒迷失自我,佛性自然不低,去除了武術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