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裡之後又被堵在城門外,心生絕望只道死定了。當時心灰意冷什麼都不想的等死,與我同來的幾人大多也都是這樣的心情。是明心大師救了我們。”
“他幫你們進城並且找到了這份工作?”
殷玳琳揚了揚眉毛,這確實該算是大恩了。
“不”小廝意外的一搖頭:“大師只是讓我明白了怨天尤人不如起坐立行的道理,這份工作是我自己找到的。”。。。
更多到,地址
687 蹊蹺的“客人”
687蹊蹺的“客人”
曾經有這麼一個傳說,呂洞賓問他師傅漢鍾離,多年修仙度得幾人?漢鍾離回答,只你一人而已。呂洞賓又問,師傅何不普渡眾生。漢鍾離回答,眾生痴迷,無法普渡。呂洞賓不信,與師傅打賭,欲三年之內度三千人得道。最後的結果卻是輸得精光,一人也未能度到。
佛魔一線之間,頓悟也只是一線之間,同樣的話聽在耳中有的人會覺得醍醐灌頂,有的只會覺得是無良中二的自以為是,所以就算是佛祖也無法度盡世人——其實某種角度上這二者都沒有錯,能夠從某人的話中得到有益營養的,就算說話人是個公認的三歲嬰兒那也是仙音。而如果相反的話,就算說話人是古今中外公認的哲學大師,那他說的也不過是假大空的廢話而已。可見一句話到底有無道理不在於人家說了什麼,而在於自己聽到了什麼。
“明心大師對我們一行人說,蹲在流民營裡是死,盡力去太原城或者其他地方一試也是死,那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