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 1969年3月17日,尼克松下令在柬埔寨轟炸北越軍隊。這次行動最重要的是保守秘密以防止該國抗議。柬埔寨的西哈努克親王同意這次轟炸,但是,由於他的國家的中立立場,一旦訊息走漏,他將不得不公開指責轟炸。1969年5月9日,《紐約時報》第一版刊登了記者威廉·比徹關於這次轟炸和西哈努克沒有抗議的報道。尼克松和基辛格認為,他們的戰略計劃遭到政府中###者的破壞,破壞者可能是國家安全委員會基辛格那裡的工作人員。尼克松相信,柬埔寨大轟炸可以挽救美國人的性命,同時,也可迫使北越進行談判。〃但《紐約時報》披露的訊息把一切都破壞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尼克松把希望寄予了聯邦調查局。他從胡佛那裡得知有三種防止洩密的辦法:調查背景、跟蹤盯梢、電話竊聽。胡佛認為,竊聽是查出洩密者的〃惟一〃有效的辦法,。於是,尼克松制定了一套程式,由亨利·基辛格將洩密涉嫌人名單送給胡佛。清晨,訊息剛一見報,基辛格就給胡佛打電話,要他〃竭盡全力查出訊息來源,並謹慎處理,不可再洩露訊息〃。尼克松希望調查計劃應〃最大限度地保密〃,因為,一旦白宮官員發現對他們使用竊聽器,他們計程車氣就會受到打擊。同時,他也害怕電話竊聽一旦被揭露出去,很可能被反戰派〃抓住把柄〃。作為調查的一部分,對17人進行了竊聽,其中包括4名新聞記者,還有白宮、國務院、國防部的13名官員。總統明確授權聯邦調查局調查柬埔寨轟炸的洩密情況。而且,按照司法部長約翰·米切爾對法律的解釋,對涉及國家安全的案件,總統有憲法權力命令進行竊聽,無需有授權令狀。但胡佛不願像以前那樣,一貫充當總統的代言人。儘管他命令對最大的嫌疑物件……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莫頓·霍爾柏林進行竊聽,三天後,他還是要求並取得了米切爾的書面授權令狀。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尼克松:FBI的政治同盟(2)
除了確保基辛格要求的竊聽都是根據書面授權外,胡佛還把這項任務與聯邦調查局的其他行動區別開來。他把這項任務私下交給局長助理威廉·沙利文,指示他不得儲存任何複製記錄,並把記錄與聯邦調查局的一般性檔案分別保管(開始放在他本人的辦公室裡,後來放在沙利文辦公室裡)。竊聽報告不得編入該處索引存檔。這個程式對白宮和胡佛都有好處。如果竊聽的事實沒有記入聯邦調查局的卷宗,萬一進行調查,他們將會受到總統特權的庇護。 胡佛並不把基辛格佈置的竊聽任務當作聯邦調查局的行動,而把它看作是白宮的一項計劃,在這項計劃中,聯邦調查局只是提供了技術服務。儘管這樣,他還是緊張不安。竊聽器安裝後不久,他心事重重地找到司法部長,請求他與白宮交涉,拆除那17個竊聽器。米切爾在白宮與黑格和基辛格進行了討論,他們也認為竊聽器是具有爆炸性的〃危險遊戲〃,但是,竊聽器仍是原封未動。 胡佛越來越不願意聯邦調查局捲入白宮的防止洩密的日益魯莽的行動中,他很清楚,在1969年這樣###的環境下,如果他們在新聞記者或者政敵身上使用竊聽手段,一旦被發現,將是最危險不過的。莫非尼克松看不到這一危險性,或者對此並不在乎?這使胡佛很難理解。另一方面,胡佛的小心謹慎更加激怒了白宮的助手們,他們在尼克松的驅使下正在調查洩密問題,對合法性無所顧忌,甚至不惜冒著敗露的危險。他們的魯莽行為使胡佛更加堅定不移地阻止聯邦調查局正式捲入他們的行動。 儘管在1972年6月17日盜竊檔案案發生的六週之前胡佛已經去世,但是尼克松的官員們還是把水門事件和相繼而來的尼克松政府垮臺的責任歸咎於胡佛。他們的理由是,由於胡佛不能勝任工作,尼克松和他的助手們不得不在1971年建立白宮〃管子工小組〃,以防止新的洩密發生。既然胡佛阻止內閣的關於重組國內情報網的計劃,白宮必須建立自己的調查組,因而給戈登·利迪提供了任職的機會。戈登卻一直在出賣約翰·米切爾和總統連任競選委員會關於在民主黨的國家委員會辦公室內安裝竊聽器的計劃。他們認為,如果胡佛配合得更好,尼克松政府決不會吸收那些喜愛〃幕後活動〃和〃偷偷摸摸〃的人。 水門事件 1972年6月18日,《邁阿密先驅報》第一版的一條新聞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報道說,昨天(6月17日)夜裡有5個人在華盛頓的水門大廈被捕,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總部就設在該處。這5個人中,有4個是從邁阿密去的,其中一個自稱是中央情報局的職員,另3個是古巴人。他們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