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人的風格,而是問問自己你是否具有這些本質嗎???

實戰場景5:反正好壞都是老闆的生意,做好做壞不關我什麼事情

典型行為

這是一種典型缺乏上進心、缺乏責任感、缺乏歸屬感的表現,我們銷售人員始終覺得自己只是打工的,小和尚敲鐘,能混一天就混一天,銷售的好不好跟我沒有關係。這是大家一種普遍的心態。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語言上:

〃〃無所謂,反正都是這樣幹唄!〃

〃〃幹好了也沒多少錢!〃

〃〃唉,也幹不了多久了,先混著再說吧!〃

2)行為上:

〃顯得一幅無所謂的態度,甚至消極怠工;

〃到處說老闆和代理品牌的不是;

〃做事缺乏激情,感覺做的很沒勁;

3)心理上:

覺得做的很沒勁,做老闆沒有指望,但是做這份工作,因為公司內部環境、跟同事老闆關係、待遇等方面都覺得不是很滿意,所以做的很沒勁,再想想外面工作也不是很好找,懶得動,所以能混就先混一陣再說。

原因分析

應該說我走過的店70-80%都有類似的情況,只是程度有輕重而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做過一番研究,原因有如下幾個方面:

1、員工自身原因。因為自身沒有追求,比如優秀年紀大一點的,家裡也不缺錢,出來工作只是尋找一份寄託而已;

2、公司內部的氛圍不好。有些店面由於各種原因造成內部人際氛圍過於緊張,所以搞得大家都沒精打采;

3、店內生意不好,所以嚴重挫傷了大家計程車氣;

4、內部激勵機制不足。我見過一家店,半年後,銷售20單的銷售人員跟只銷售2單的銷售人員,收入只差了135塊錢,所以那個銷售人員只想跳槽不幹,而另外幹得逍遙自在,到處竄崗閒聊,你說這不是逼著人家〃另謀高就〃嗎;

5、對自身產品、品牌或者老闆信心不足;

6、店內缺乏相應的培訓、指導,銷售人員感覺不到自己的成長。

情景案例

老崔是某著名陶瓷品牌的代理商,最近讓他非常痛苦的是手下幾個銷售人員沒有什麼銷售動力,屬於典型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感覺非常痛苦,問我該怎麼辦?我特地秘密拜訪了一下,果然感覺店面氣氛很不對,我進去時一個銷售人員坐在門口凳子上,也沒有立刻站起來迎接我,而是等我進去快1分鐘後才慵懶的跟了過來。在介紹的過程鍾她基本做到我不提問她也不問,我提問時也是有一句答一句,感覺很不耐煩。過了一天,我又過去,這次換了一個導購員接待,結果也是差不多,懶洋洋的,好像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其它幾個也是在那邊懶洋洋,一副是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後來一調查以後才發現原因:

1、比較清淡,加上他們的收入主要並非來自提成,所以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影響;

2、老闆個人情緒波動過大,動不動就說:〃完了,我們不久要關門了。〃也嚴重影響了大家的情緒;

3、還有很重要一點就是銷售人員普遍年紀偏大,缺乏創業激情,按照訪談中他們的說法就是反正也不想當老闆,只求一份穩定工作,幹得那麼累幹嗎呢?〃、〃能做就做吧,不行就換個地方。〃員工典型缺乏激情,缺乏責任感。

實戰案例

上次去無錫梓光木業培訓見到一個濟南的經銷商大姐,人非常熱情健談,她的生意做得非常好,談的過程中她非常自豪的說:〃她的店員中起碼已經有4個已經自立門戶成為老闆了!〃因為她始終鼓勵他們要自己當老闆、自己去創業,而不要僅僅滿足於當好一個銷售,在平時也有意的不斷培訓他們,讓他們學會更多的技能,所以她的員工普遍士氣都比較高漲,幹得也比較賣力。那麼人家會說:〃這不是傻子,人家出去不就成了你的競爭對手了嗎?〃呵呵,其實競爭總是無法避免的,你的店員不幹也有人幹,因此還不如讓他們去幹。此外真正的贏家還是老闆,因為店員賣命了,老闆最賺錢啊。就拿這位大姐來說,現在已經是3個品牌的代理了!所以其實我們不必要過於狹隘。

實戰支招

針對這種型別的銷售人員,我們可以採用如下的措施:

1、強化其責任意識,並且有意識的強化他們的培訓;

2、幫助其進行相應的職業規劃,要鼓勵他們有自我創業的意識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