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孟學派整理,在戰國後期成書。

《中庸》集中體現了子思的思想。子思將“中庸”從倫理道德規範推及到價值本體的層面,提出“中和”的重要範疇:“中”是“天下之大本”,“和”是“天下之達道”;只要能夠“致中和”,就能讓天地萬物各安其位。同時,子思還將“誠”提升為道德覺悟的樞紐,“五行說”在子思這裡也能找到源頭。

孟子是“思孟學派”的核心。孟子對儒家的最大貢獻,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論”。在孟子提出“性善論”之前,己經有了三種有代表性的人性理論。

第一種認為:人性既不善又不惡。持這種觀點的是告子。告子說:“人的本性是沒有善惡分別的,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它就像水流一樣,你往東方挖溝,它就往東流;你向西方開渠,它就往西流。它的流向完全取決於人們如何引導,它本身是不辨東西的。人性正如水流:人性不分善惡,就像水流不分東西。”這個看法很有代表性,影響也很大。孟子的反駁同樣巧妙:“水固然可以不分東西,難道它還能不分高低?水往低處流,這才是水的本性。而人性向善,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是人的本性。”

第二種主張:有一些人的本性是善的,而另外一些人的本性是惡的。即便是親兄弟、親父子,本性也可能有天壤之別。舉例子說,大家都知道舜,那是上古傳說中的明君,是天下有數的聖人。可是他的父親瞽叟,卻是一個脾氣暴躁、無惡不作的大惡棍。為什麼一脈相承的親父子、一母同胞的親兄弟,表現竟然會截然相反呢?這隻能說明有些人天生的性善,而另外一些人天生就邪惡。

第二章 儒家的原創時期(10)

第三種則認為:同一個人的本性之中,既有善的成分,也有惡的成分。至於人最終性善、還是性惡,主要看環境給他的影響,也就是環境使他本性中的哪一方面得到充分發展。我們通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舉例來說,一個人如果出生在周文王、周武王統治的王道盛世,就會自然而然的本性向善,成為一個善人。而他如果出生在周幽王、周厲王之類的昏君統治下,就會發展本性中邪惡的成份,長成一個惡人。

以上三種人性論在孟子之前已經盛行。以今天的眼光看,這三種人性觀點仍是深刻和有價值的。孟子對這三種人性理論吸收揚棄,提出了自己的人性主張。

首先,孟子指出每一個人都天生具有四種善端。

他舉了一個例子來證明這一點:一天,你一個人在路上走著,突然看見一個兩三歲的小孩在一口水井邊,眼看就要掉到井裡去了。這時候周圍沒有其他人。你會怎麼辦呢?你當然會毫不猶豫地衝過去,把這個小孩救到安全的地方。孟子接著追問: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你做出救小孩的舉動呢?是因為你和小孩的父母是知交好友嗎?不是,可能你和小孩的父母素不相識。是因為你討厭聽到小孩子掉進井裡的哭鬧聲?顯然也不是。又或者是你希望讓父老鄉親知道你的義舉?可是周圍沒有人能見證啊!否定了各種功利的、偶然的原因之後,孟子得出結論:我們之所以“救孺子於井”,原來是出於一種天性,出於一種天生的“惻隱”之心!“天生”這個詞,這裡用的是它的本意,也就是人與生俱來的、由上天賦予的稟賦。孟子認為,人們看到一個小孩就快要掉到井裡時,會不由自主地感到內心難受,會不忍心看到這一幕發生。這就是“惻隱”之心。在他看來,每個人都具備“惻隱之心”,這正是我們人性的共同點。

除了“惻隱之心”外,人們還具有“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等其它善端,合起來就是“四大善端”。這四種善端是人的天生稟賦,也是“性善”的根本。那麼,這四端究竟是哪四善的端呢?孟子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四心,分別是仁、義、禮、智這四種善德的端始和萌芽。換言之,如果我們能把這四心充實並推廣開來,就能培養出仁、義、禮、智這四種善良的品德。

善端是如何成長為善德的呢?孟子還是以“惻隱之心”為例:一天,孟子來到齊國王宮,遊說齊宣王實行仁政。齊宣王認為實行仁政實在太難,而且也太飄渺了,於是很乾脆地說:“我不行,因為我有個毛病,我貪財。”孟子不以為意,反而苦口婆心地勸道:“貪財不要緊,這並不是什麼壞事。只要你能從自己對財物的喜愛中,體會到其他人對財物也有同樣的喜愛和需要,並且努力在滿足自己財富慾望的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