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了。可是,不幸降臨,“車禍”發生了。
楊廣根本就不是打仗的料,這100多萬人,又不是機器人,加點油充點氣就行了,那可是天天都要吃飯的大活人,所以,後勤保障,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隨軍的,不但有宮女后妃、文武百官,竟然還有和尚道士,天天念歪經、做魔法、打破鼓、唱大戲,真不知道楊廣是在幹什麼,難道他只是在演電影?
當時就有人提出異議,楊廣也不客氣——殺頭!沒人再敢言語了。
楊廣完全根據自己的想法,下詔宣佈###高麗,把高麗王高元稱作“小丑”,正式宣戰。只是可憐了高元,“糞土臣”這次要變“小丑”了。
楊廣在詔書中,甚至還公開了自己的作戰部署。百萬大軍,分左右兩翼,每翼12路軍,24路大軍全面展開,浩浩蕩蕩、鋪天蓋地地向高麗發起攻擊。
這或許是軍事史上最大的笑話,把自己的進攻策略都公諸於世,還打個什麼仗?
為國赴死
楊廣死死捏著手裡的公章,捨不得放權,連綿近千里的長蛇陣,每每發號施令,全都要他親自批准,一旦有事,都必須奏報,等待命令,不得擅自行事。看來,楊廣也真夠累的。
本來開始是設了前敵總指揮的,那就是兵部尚書段文振,段文振傾向於“出其不意,事宜在速”的戰略思想,楊廣卻不接受。可能是有點鬱悶,加上又有些身體不適,段文振老頭兒,竟然在行軍途中病死了。老段未能擔負起總指揮的責任,頭腦發昏的小楊,乾脆就把這頂大帽子,戴在了自己頭上。
隋軍每支軍隊裡,都設有儀仗隊和文工團,整天敲鑼打鼓、說相聲、演小品、玩魔術、唱二人轉,搞得不亦樂乎,只是這仗具體怎麼打,就無人問津了。
要打仗,首先要制定戰略,就是設定大方向和目標,然後再擬訂詳細的作戰方案具體怎麼去實施,也就是所謂的戰術,可是膽大心粗的楊廣,哪想得這麼仔細?或許,他壓根就沒想過要與高元真正打一仗,只不過是搞一次武裝大遊行罷了。
公元612年3月15日,楊廣的大軍,經過兩個多月的行軍,到達遼河,雖聲勢浩大,可是高麗“小丑”,卻依然無動於衷。“小丑”還時不時派人前來挑逗,做著鬼臉戲弄隋軍——楊廣被激怒了,他命工部尚書,也就是建設部長宇文愷建造浮橋,準備渡過遼河,進擊高麗。
可是浮橋沒建成,離對岸還有一丈多遠的距離,高麗軍就前來挑釁,並且發動襲擊。隋軍上不了岸,只好跳入水中作戰,最後丟下一大堆屍體撤回。這一仗,楊廣損失了一名心腹大將。
他在遼河西岸駐足觀戰,親眼看著這員大將英勇戰死,也算是親身體驗了一回戰爭的殘酷性。
這名心腹大將,就是麥鐵杖。
戰鬥剛打響,麥鐵杖就涉水跳上東岸,與高麗軍肉搏,殺敵無數,但因浮橋沒造好,接濟不上,光榮犧牲。
麥鐵杖出身貧寒,雖然是個文盲,大字不識,但有力氣,又會耍些花拳繡腿,曾在楊素手下打工。後來討楊諒立功,老楊就委以重任,提拔他為右屯衛大將軍,也算是一個很威風的軍官了。
麥鐵杖不負皇恩,渡河前,自請擔任先鋒,並慷慨陳詞:“大丈夫就該戰死沙場,怎能躺在床上,死在兒女手中?”並給兒子留下遺囑:“你老爸身受國恩,今天正是為國赴死的日子,我死得其所,你們自當富貴,誠孝二字,切記在心!”
三個兒子,都點點頭,將這兩個字,刻在心裡,直到六年後,長子麥孟才履行了這一諾言。可見大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是最能影響自己小孩的,有樣學樣,就是這個意思。
楊廣為大隋有這樣的勇士而流淚,又令能工巧匠何稠造橋。兩天後,大橋造成,大軍終於渡過遼河,與高麗軍大戰,一把幹掉高麗1萬多人。
大軍乘勝前進,將遼東城,也就是今天遼寧省的遼陽市團團圍住,一夜之間,楊廣就像變魔術一樣,命人建好了一座六合城。
這麼大的工程,一個晚上就搞定?中國人有時候做事情,確實是不可思議,高麗人還以為隋軍在變戲法,可他們也不信邪,依舊拼死抵抗。
兩軍對峙,高麗軍卻一直不降,下一步該怎麼辦?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全軍總司令”楊廣也不知道,因為他沒有具體的作戰計劃。五月份到了,他看到大家都有些不耐煩,於是下令:大軍分兩路並進,對高麗軍發動進攻。
水路由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