葷腥,自唐朝以來,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領方臘在浙東起事,當時官民稱之為“食菜事魔教。”食菜和奉事魔王,是魔教的兩大規律,傳之已達數百年,宋朝以降,官府對魔教誅殺極嚴,武林中人也對之甚為歧視,因此魔教教徒行事十分隱秘,雖然吃素,卻對外人假稱奉佛拜菩薩,不敢洩漏自己身分。
對於這一節趙開卻不是很清楚,不由開口問道:“怎麼?你信菩薩的嗎?實在是看不出來啊。”
常遇春回道:“趙恩公,你於我有救命大恩,何況我的來歷大夥也都知曉了,自也不用相瞞。小人是事奉明尊的明教中人,朝廷官府當我們是十惡不赦之徒,名門正派的俠義道瞧我們不起,甚至打家劫舍、殺人放火的**中人,也說我們是妖魔鬼怪。你老人家明知我的身分來歷,還是出手相救,這番恩德,當真不知如何報答。”
趙開對於明教的來歷倒是略有所聞,知道明教所奉的大魔王叫做摩尼,教中人稱之為“明尊”。該教於唐朝憲宗元和年間傳入中土,當時稱之“摩尼教”,又稱“大雲光明教”,教徒自稱“明教”,旁人卻稱之為魔教。只是不知道原來明教中人竟然要戒葷腥,實在是難以理解。不過想來如今也已經沒有多少人仍然遵守這項規定,常遇春能夠一直堅持實在是不容易。
張三丰生性豁達,於正邪兩途,原本並無多大偏見,當日也曾對張翠山說道:“正邪兩字,原本難分。正派中弟子若是心術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倘若一心向善,那便是正人君子。”又說天鷹教主殷天正雖然性子偏激,行事乖僻,卻是個光明磊落之人,很可交交這個朋友。可是自從張翠山自刎而亡,他心傷愛徒之死,對天鷹教不由得極是痛恨,心想三弟子俞岱巖終身殘廢,五弟子張翠山身死名裂,皆由天鷹教而起,雖然勉強抑下了向殷天正問罪復仇之念,但不論他胸襟如何博大,於這“邪魔”二字,卻是恨惡殊深。
對於常遇春,張三丰自是十分欣賞,可對方畢竟出身明教,心中不免有些疙瘩,他略一沉吟,開口說道:“遇春兄弟,你今年多大歲數?”
常遇春老實答道:“我剛好二十歲。”
實在是沒有看出來,雖說趙開從對方言談舉止之間便是知曉對方的年紀一定不想他外表這般,可也實在是沒有想到如此年輕。
張三丰接著說道:“你不過剛長大成人,雖然投入魔教,但陷溺未深,及早回頭,一點也沒遲了。我有一句不中聽的話勸你,盼你不要見怪。”
常遇春說道:“張真人見教,小人怎敢見怪?”張三丰道:“好!我勸你即日洗心革面,棄了邪教。你若不嫌武當派本領低微,老道便命我大徒兒宋遠橋收你為徒。日後你行走江湖,揚眉吐氣,誰也不敢輕視於你。”
宋遠橋是七俠之首,名震天下,尋常武林中人要見他一面亦是不易。武當諸俠直到近年方始收徒,但揀選甚嚴,若非根骨資質、品行性情無一不佳,決不能投入武當門下。常遇春出身魔教,常人一聽早已皺起眉頭,竟蒙張三丰垂青,要他投入宋遠橋門下,於學武之人而言,實是難得之極的莫大福緣。
豈知常遇春朗聲道:“小人蒙張真人瞧得起,實是感激之極,但小人身屬明教,終身不敢背教。”張三丰又勸了幾句,常遇春堅決不從。
“好了,張老哥就不要再勸了,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常兄弟既然如此堅持,自然有他的道理。”趙開這時開口,淡淡說道。
常遇春則是對趙開的解圍投以感激的目光。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夜觀江 先天臨身
張三丰見常遇春仍然執迷不悟,不由得搖頭嘆息,說道:“這個小姑娘……”
常遇春知曉對方的意思,開口說道:“張真人放心,這位小姑娘的爹爹因我而死,小人自當設法妥為照料。”
張三丰看了一旁的趙開一眼,趙開心領神會,知道對方是讓自己照顧周芷若,可自己在這位面只有七天的時間,如今第一天眼看就要過去了,也就是說只剩六天時間而已,又如何能夠護她一輩子周全。因此趙開輕輕搖了搖頭。
張三丰見趙開搖頭,知道已經沒有其他選擇,便是開口說道:“好!不過你不可讓她入了貴教。”
常春說道:“真不知我們如何罪大惡極,給人家這麼瞧不起,當我們明教中人便似毒蛇猛獸一般。好,張真人既如此吩咐,小人遵命就是了。不知趙恩公對我們明教是否也是如同張真人一般看法,要是也是如此的話,還是乘早與我撇清關係好了。”
趙開知道常雲春此時是在賭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