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結束,孩子們魚貫而出,家長們爭先恐後:有送花的,有送水、送飲料的,還有急急忙忙打傘遮陽的。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些都是陪考家長應該做的,但還不是主要任務。
每次大型考試,我都是女兒的指定專用陪護。因為她知道,我是一把保護傘,在她最需要的時候,我說一句話,就能讓她精神抖擻。
考試前後,怎麼跟孩子講話,我是認真備了課的。怎麼備課?孩子考完了這一科出來,要是一臉陽光,我怎麼說話?要是一臉憂傷,我說什麼話?我站在考場外等候期間,不僅進行了詳細地備課,還要反覆地練習:這一句話怎麼說?那一句話怎麼講?真正面對孩子的時候,還要看孩子的表情,隨時調整,有的放矢,正所謂“看人下菜碟”。
那天,女兒考完了語文,面帶笑容,情緒很高漲。
她說:“老爸,我終於把作文寫完了,而且還能留下一段時間來檢查!”
原來,女兒寫作文追求完美,喜歡跌宕起伏、峰迴路轉,用筆用心太多,很容易寫不完。在中國高考的評分體制下,再有個性特色的作文,一旦沒完成,就只能在及格線上掙扎了。所以,女兒第一次非常輕鬆地完成了語文考試,很高興,主動跟我彙報。
這時候,我不能馬上打斷女兒,因為她好不容易取得了一次成功,咱們得讓人家表現一下愉悅的心情。但是又不能讓她滔滔不絕。她要越說越興奮,中午就沒法睡覺了。我耐心地傾聽,讓她充分釋放了一刻鐘,才開口說話。
我說:“忘記上一場考試的最好辦法,就是全力投入到下一場的考試中。你看,我已經提前把下一場考試的教材準備好,放在車上了。我們要不要看看數學?”
經我這麼一說,回去的路上,女兒就投入到數學的複習當中了。這個時候,她可能看不進去,但是至少興奮點開始轉移。
中午回家吃飯,我跟她媽媽打好了招呼。我說:“孩子一回家,你千萬不要問考試的事。你就當她是外出旅遊回來了,什麼也別提。”果真,孩子輕鬆愉快地睡了一個好覺。
第二場數學也考得挺好。考完出來,女兒神清氣爽,坐在車上,笑眯眯地看了我一眼:“有一點遺憾,老爸。可能得不了滿分。”說得我心裡也樂滋滋的。
孩子剛剛考完,不要主動跟他講話,問東問西。等孩子自己說,你才能準確地把握他的考場發揮和真實情緒。
往往一些家長怎麼做的呢?孩子進考場之前,說:“好好考呀,不用著急。”這一說,孩子反倒緊張了。
孩子考完出來了,家長又問:“考得怎麼樣?”孩子還沒有完全從考試的沉思中出來,面對你的第一句問話,人家說還是不說呢?
有的孩子不想回答,家長就來勁了:“你看,這孩子怎麼這樣呢?”甚至在考場外,就跟孩子爭執起來了。這樣的家長是不是太幼稚了?
第二天考“文綜”,女兒從考場出來,有點悶悶不樂。我沒有馬上勸她,而是讓她先平靜平靜。
過了一會,我說:“什麼叫正常發揮?高考這四科,有兩科發揮得比較好,有兩科比較差,加起來,就是你的正常發揮。前兩場,你已經發揮得很好了。按照正常情況,即使後兩場,你都發揮得不好,也能代表你的正常水平。現在,你只有這一科感覺不理想。下午還有一科,如果下一科再發揮得好一點,那麼你今年一定是超水平發揮!”
孩子期待地看著我,眼睛又亮了起來。
我又說:“為什麼高考期間就必須逼著自己每一科都是最好的?別說你了,誰也做不到!”
果然,下午的英語女兒也考得挺好的。考完最後一科,願意哭就哭,願意笑就笑吧,反正考試已經結束了,再也不會影響到什麼。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考出來,一臉悲悲切切,趕緊說:“沒事,沒事。不用著急,下午好好考就行了。”也許你已經說了幾百個“沒事”了,孩子都木了,沒有任何反應。孩子最害怕什麼,最擔心什麼,家長應該有一個大致的判斷,這樣說出的話才更有針對性,才能解脫孩子最深的痛。
高考成績單下來,女兒的“文綜”確實考得不好,但是另外三科都比平時上了一個臺階。所以,女兒的總成績達到了645分,毫無懸念地進入北大,屬於超水平發揮。
教子苦海有邊
女兒剛考完大學,正好是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最火熱的時候。我們爺倆已經徹底解放了。這時幹啥呢?看球。世界盃都是後半夜,我們就倒班。
“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