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著改革開放深入,產品技術含量提升,工藝廠的產品失去競爭力而淡出市場。為償還不良貸款本息,工藝廠破產,萬冠華退出了歷史舞臺。

這年春天,為了有一個法人身份,從而能與港商合資,姜維坐上了去北京“找政策”的火車……

五年前,大連市文化局接收了400多名回城人員,營級幹部姜維是其中之一。在等待安置工作的8個月,姜維感到了煩躁。他想自己做點小生意。想法一說出來,姜維的父母堅決反對:“好人都有工作,沒工作的人才幹個體戶”。一直到冬天,姜維才說服父母,借了妹妹當臨時工掙的400元,買了臺“海鷗”相機,在大連市動物園的門口擺起“照照看”照相攤。

上世紀80年代初,姜維在公園門前擺“照照看”攝影攤。

第一天掙了三元,可僅81年勞動節一天就掙到了500元,頂普通工人兩年多的收入。雖然錢掙得不少,姜維卻得不到理解和尊重。兩個不滿20歲的工商部門的工作人員,隨便找點茬,就能像訓兒子一樣訓他。個體執照動輒被沒收,再求爺爺告奶奶要回來。1983年嚴打,一句“淨化城市”,姜維們像塵土樣被清出營業場所。斯琴高娃到大連拍電影,約姜維見面。他很想但沒去,“想到高娃已負盛名,自己卻是個體戶,心理有隔閡。”

1983年8月30日,姜維正在吃晚飯,收音機中傳來*的聲音:“從事集體和個體勞動同樣是光彩的,因為你們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貢獻。”淚水瞬時衝出眼眶。第二天,姜維和幾個認識的個體戶買了登載*講話稿《怎樣劃分光彩與不光彩》的《大連日報》。幾個人停下生意,坐在一起讀報紙,邊讀邊哭。路過的行人感到奇怪,走過來問怎麼了,姜維抬起頭說:“*說我們是光彩的。”“從那天起,我開始激動萬分地活著,終於覺得活著有意義了。”

1985:中國有了“萬元戶”(7)

陰霾為之一掃,“姜維影術社”正式在大連中山路掛匾開張。市委書記胡亦明見到姜維,拍著他的肩膀風趣地說:“三國的大將今天登場了。好好幹,闖出條路來,帶動更多的人走自謀職業的道路。”一位香港商人到大連考察投資,瞭解姜維情況後,願意與他合資經營。但在準備籤合同時,政府忽然告訴:不許再提合資的事了。姜維不肯放棄,決定到北京去“找政策”。

北京,輾轉奔波近三個月,姜維無數次被拒之門外。終於,他見到了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王兆國。在王兆國的安排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任重在家接見了姜維。近四個小時的談話,王任重說,要將事立即報告給*,同時寫信給國家工商局局長任仲林,要他妥善考慮姜維的要求。於是,國家工商局,有了四位司局長與姜維的一段談話:

姜維問:“個體戶怎麼樣才能有法人資格?”

任仲林說:“那只有將個體戶變成私營企業。”

姜維說:“那就變”。

任仲林嚴肅地說:“同志,你知道嗎,我們黨在1957年向全世界宣佈,經過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成果就是取消了私營企業……你一句話,變了唄,怎麼變,我可說不好。”

另一位司長說:“姜維同志,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僱工問題。根據規定,僱工不能超過八個人,否則視為剝削。”

姜維急了:“我不管,反正耀邦同志說我們是光彩的,我是共產黨養大的,我不會剝削人,也不會當資本家”。

任仲林笑著說:“不要著急,正是耀邦的講話,才給了我們來同你研究你提出的問題的勇氣,如果你作為私營企業同港商合資辦企業,那你就是資本家,不過你是我們黨培養起來的資本家。現在任重同志這樣關心你,相信黨中央,相信耀邦同志吧。”

這次談話過後,姜維借住在北京朋友家裡等待訊息,一天突然家裡來了兩個人:王任重的女兒王曉黎和*的兒子胡德平。經過交流,胡德平蹬著一輛舊腳踏車,帶著姜維寫的材料走了。臨走時,告訴姜維“很快就會有結果”。果然,第三天姜維接到國務院經濟法規研究中心通知,要他到中南海參加研究成立公司一事。參加會議的有全國人大、國家工商局、對外經濟貿易部、海關部門相關人員。

當時會上爭論火藥味十足。“讓他試一下嘛”。*的一句話,催生了中國私營企業第一人。4月13日,大連市工商局,一位在50年代社會主義改造中消滅私有經濟的局長,極不情願地發出了全國首個私營企業執照。新華社為此發通稿:姜維創辦的光彩公司的成立,標誌著銷聲匿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