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連水之法則,風之法則都必不可少。而這些法則必定是處於絕對平衡狀態才能夠“和諧共處”的。而一旦將某一種法則力量融入自身,必定會增加體內該種法則的量,從而破壞身體內部法則平衡,平衡一旦被打破,勢必誘發一系列的恐怖後果。
所以大三學員在凝軸的時候,必須一丁點一丁點的將法則力量融入體內,讓自己的身體慢慢的適應這一種多出來的法則力量。由於身體內的各種法則必須保持平衡,所以其餘法則就會自行的增加一定的量,重新達到平衡狀態。如果這個過程足夠緩慢,讓身體慢慢適應的話便不會誘發危險。所以適應法則用上幾百上千年一點都不稀奇。
一種法則的適應就樣花費幾百上千年不止,那要身體適應三種法則呢?顯然所耗費的時間是非常恐怖的!而這,也只是尋常學員凝軸的第一步而已!
第二步,便是然三種法則相互螺旋纏繞,轉動,然後融合……
第三步,等三種法則穩定的融合之後,就要讓三種法則糾纏而成的“螺旋柱”脫離身體,溝通外在世界,並與外在世界的“世界之軸”融合。
當感覺到進入“世界與我無異”這種狀態,併成功的溝通另外一個世界的時候,才最終意味著凝“軸”成功了!
與之比起來,尹曠的凝“軸”簡直就是喝水一樣簡單——當然,這是在忽略尹曠完成“納尼亞傳奇”的世界任務,參與崇明的“渡劫破校”行動,並且在“功夫之王”世界中算死孫悟空奪得如意金箍棒,並冒著危險,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領悟“毀滅法則”,等等這些事情的難度的基礎上的結論。
磨刀不誤砍柴工!
就是這個道理。
納尼亞世界的“燈柱世界之軸”,與尹曠手中的如意金箍棒,是尹曠能夠如此輕易凝軸的關鍵所在。
燈柱自不用說,極少有世界的“世界之軸”會具體的以實物的狀態出來。而尹曠手中的如意金箍棒也正如尹曠猜測的那樣,它並不是一件什麼神兵利器,而是一位龍族先輩凝練出來的“軸”(請忘了那是太上老君造的吧)!只不過經過了漫長的歲月侵蝕,又被“校長”剝離成不知道多少份,力量被極大的削弱而已。
但就算如此,誰又能忽略如意棒的強悍?
如意金箍棒,只怕這“如意”二字,指的便是曾經它能夠隨意的改變整個世界的一切吧!
言歸正傳。
尹曠凝“軸”,不同於他人,他是將法則之力注入如意金箍棒,再溝通這個世界的世界之軸——尹曠的第一步就是別人凝軸的最後一步。隨後,如意金箍棒透過高速的轉到來梳理法則的力量,不讓“創造”與“毀滅”兩種法則衝突,並使其達到平衡狀態。緊接著“死亡法則”注入如意棒,繼續梳理調整,使之平衡。當三種法則最終在如意棒的梳理下達到平衡狀態之後,便反向轉動,將三種法則力量重新灌入尹曠的體內。
由於尹曠的身體已經透過如意棒與燈柱溝通在了一起,可以說三者為一體,所以三種法則的灌入並沒有讓尹曠體內的法則混亂,而隨著高速度的旋轉,三種法則也自然順暢的融合於一處了。
之前練霓裳利用燈柱凝軸,還用了四十多年的時候。尹曠多了一個如意金箍棒,用了多久的時間凝“軸”?
昨夜降雪開始,今晨雪停,太陽東出……大約就九個來小時吧!
當清晨的陽光從遠處山脊見穿過,落在尹曠的身上的時候,如意金箍棒的旋轉開始慢了下來。
慢慢的,慢慢的,最終穩穩的靜止了下來。
尹曠垂手挺立在如意棒之上,閉著眼睛。
然後,他微微的抬起下巴,微揚起頭,雙目依舊自然閉合著,原本抿成一條線的嘴唇卻緩緩的向上彎起一個弧度。再然後,尹曠緩緩的抬起雙臂,最終定格為一個擁抱天空的動作。
他的身子,隨即緩緩的脫離如意棒,穩如泰山一般漂浮起來。
下一刻,燈柱野林周圍的群山突然的好像被太陽照射的甜筒一般融化。頃刻間,群山變成了平原!而原本是一片平原的的確卻突然冒其一個個的土錐,不斷拔高,最後竟然變成了高聳的咸豐。
然後,一條河流毫無徵兆的從群山之中流出,蜿蜒曲折。一處低地猛的向下凹陷,流水積蓄,瞬間就是一座大湖。
又然後,一個個小動物憑空的出現在湖的周圍,一隻只鳥在天空突然出現,然後飛散了開來……
瞬息間,變化萬千。
“現在,才是真正的神!”
尹曠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