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深處的一道傷。橋樑。隧道。渡輪。如此脆弱的聯絡,某一刻,逃不了一場潰敗。每次車子堵在延安路隧道里,我的腦海裡只有一個景象,反覆出現,栩栩如生,隧道崩塌,江水醍醐灌下來,所有的車輛與人們頃刻被埋沒。我心中的海嘯總是發生在這條隧道中央。

以前延安路也是一條河,彎彎曲曲的,叫做洋涇浜,直到被填平了,定為租界與租界間的邊界。洋涇浜的南面,電壓110伏,越過它,要換車,要再買一張車票,然後電壓成了220伏。曾經電壓110伏的法租界,就算現在電壓統一成了220伏,但依然是充斥著法式餐廳與法國香水女裝的地方,這些和巴黎有關的味道再過多少年也淡不了。

香港版的《號外》雜誌裡,專欄作家KCW在新建成的文華東方LOBBYBAR裡和朋友喝下午茶,用粵語聊天,結果服務生死命地說英文,不摻半個粵語詞。之後此作家寫文###時馬上說;“讓人想起租界時期的上海”。

昭然若揭,一切就是和半租界的歷史有關的。

上海,上海。

上海人為什麼以小市民習氣著稱,上海的小女人為什麼以自己是上海人為榮,說起來嗲得毋得了:哎—喲——,啥甯戚關心個種事體啊,睏覺還沒辰光來。

這樣的小情調小習氣是和過去有關係的,彼時亂世,得過且過,人是隨著大局勢搗糨糊度日的。

殖民時期的小市民沒有資格談政治,也沒有力量改變大環境,所以那個時候的人只管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保全自己最重要。

後來,這個城市習慣了順著大環境過好小日子。人們被洗了腦子,忘了本,對狐香洋人圈的東西孝忠不二。

上海灘上的男男女女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在這個19世紀中期首批闢為商埠的中國城鎮之一,洋人們從踏上外灘的第一步開始,彷彿天然高出一頭。

包括他們帶來的全套硬、軟體:洋樓、洋行、洋裝、洋噱頭、洋式消遣,以及讓非租界人豔羨的富庶與安全,當然還有推動了中國近、現代化的洋規矩和洋式思維。所有這全套的“洋”都要有當地人檔次不等的服務,到後來,進入20世紀之末,當地人可以自立門戶,全套經營,上海人無以逃遁地浸潤在這仰視、平視、俯視;馴順、利用、欺詐的複雜環境中。

150年過去,當人口在這繁華旖旎的大